高含水油田流动单元定量研究方法——以双河油田为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2006年 3月 PETROLEUMGEOLOGYANDRECOVERYEFFICIENCY 第 13卷 第2期
高含水油田流动单元定量研究方法
— — 以双河油田为例
李祖兵 ,彦其彬 ,罗明高
(1.西南石油学院研究生 E,l~Jll成都610500;2.西南石油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l~Jll成都610500)
摘要:介绍了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统方法,确定 了流动单元分类与划分的参数。对双河油田V下油组储层流动单元
进行了定量研究。对于取心井,利用岩心的物理分析资料,参照油 田开发的实际情况,选择 了聚类分析和流动分层
指标方法,将其划分为4种流动单元类型,并分析 了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的流动分层指标 的分布范围。对于非取心
井,利用取心井聚类分析的结果,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流动单元类型的判别函数,从而达到了定量研究
流动单元类型及其井间分布的目的。生产实践证实,运用这种研究思路划分流动单元的结果与生产实际吻合程度
高,说明了这种研究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荚键词:流动单元;聚类分析;流动分层指标;双河油田
中图分类号:TE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03(2006)02—0027—03
双河油田位于泌阳凹陷,属于碎屑岩油藏。该 田的开采方式 ¨ J。
油田的储集体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产物,砂体横 目前,流动单元研究的方法主要有精细沉积学
向变化大,注水开发效果差。该油田自1977年投入 方法、岩石物理相识别方法、流动分层指标 ( )划
开采。至2004年6月综合含水率达94.O%,水驱效 分法、岩石三参数法以及运用动态生产资料进行划
率为42.9%,部分开发单元水驱采收率达59.9%。 分和识别 。但对于处在不同开发阶段的油田,特
驱油效率已接近水驱的经济极限值,注水波及体积 别是高含水油田流动单元的定量研究,应该选择一
系数约为0.9。主力采油油层已大面积遭强水淹, 种与实际地质条件以及生产动态吻合最好的方法。
主体部位油井大部分因含水率过高已转为非主力层 针对双河油田V下油组含水率高,在研究过程
开采或停采。为了提高采收率,就必须更深入地认 中,首先对岩心进行观察和描述,从剖面上直观地划
识储层,研究其内部的非均质性。掌握储层流动单元 分出流动单元的类型及其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然
性质与水淹程度以及剩余油分布的关系。因此,有 后结合取心井 目的层段岩心的物理分析资料,采用
必要对该油田的储层流动单元进行定量研究。 聚类分析、数学综合判别以及 的划分方法,把划
分结果与岩心剖面相对 比,从而选择一种适合本研
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 究区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依据取心井取心段
的岩电关系,通过相控储层预测的方法扩展到非取
储层流动单元应是从微观到宏观、在横向和垂 心井段,在平面和剖面上展示流动单元的分布,实现
向上具有相似的影响流体渗流的岩石物理特征和流 流动单元的定量研究
体本身渗流特征的三维地质体,这种地质体可以通
过作图的方式展示。在同一流动单元内,砂体的岩 2 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
性、物性和内部结构相近,水淹特征相似,流体运动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同的流动单元之间差异明显, 2.1 参数提取
具有一定的隔挡界面或渗流屏障。流动单元成因的 流动单元研究选用的参数主要有反映沉积作用
影响因素除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外,还应该包括油 的泥质含量和粒度中值,反映储层物理特征的孔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