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创一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二章+相互作用+基础课1.pptx
[高考导航];基础课1重力弹力摩擦力;重力;形变弹力胡克定律;4.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_____________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_______。
(2)表达式:F=kx。
①k是弹簧的____________,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___________决定。
②x是__________,但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对比;大小;相对运动;1.思考判断
(1)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2)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3)F=kx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4)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
(5)接触处的摩擦力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6)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7)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增大时,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
答案(1)√(2)×(3)×(4)×(5)√(6)×(7)√;2.[人教版必修1P56第1题改编]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解析图甲是利用光的多次反射将微小形变放大,图乙是利用细管中液面的变化观察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故为放大法,选项B正确。
答案B;3.[人教版必修1P61第3题改编](多选)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
A.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5N
B.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30N
C.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
D.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答案ABD;弹力的判断与计算;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常见模型中弹力的方向;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3.弹力大小计算的三种方法
(1)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3)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例1】如图2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若小球与小车一起匀速运动,则细绳对小球无拉力???若小球与小车有向右的加速度a=gtanα,则轻弹簧对小球无弹力作用,选项D正确。
答案D;【例2】(2017·江苏淮安检测)(多选)如图3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答案BD;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例3】(2017·南京模拟)(多选)如图4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三个物体中只有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零
C.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D.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解析A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它们之间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即无摩擦力作用,选项A错误;B、C两物体虽运动方向不同,但都处于平衡状态,由沿传送带方向所受合力为零可知,B、C两物体均受沿传送带方向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选项B、C正确,D错误。
答案BC;;计算摩擦力大小的“四点”注意
(1)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之前,首先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FN计算,而静摩擦力没有公式可用,只能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计算。这是因为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大小随状态而变,介于0~Fmax之间。
(3)“F=μFN”中FN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例4】(2017·金陵中学)如图5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θ=37°。(取sin37°=0.6,cos37°=0.8)质量为1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够长,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则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g=10m/s2)();解析滑块上升过程中受滑动摩擦力,由Ff=μFN和FN=mgcosθ,联立得Ff=6.4N,方向为沿斜面向下,当滑块的速度减为零后,由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μmgcosθ,滑块不动,滑块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Ff′=mgsinθ,代入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