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专题09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差异性-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
重难点专题09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差异性
目录
TOC\o1-2\n\h\u命题趋势解读
核心知识脉络
命题点技巧点拨
重难点0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重难点0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易混易错总结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60分钟)
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
三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2024上海卷T1、T31:纬度地带性,整体性
2023上海卷T10:非地带性
2022上海卷T27:整体性
考点预测:上海卷在地球运动地理意义,需继续关注某区域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变化规律。随着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需继续关注时间换算;需关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涉及到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的知识运用;需关注结合流水地貌、风向,考查地转偏向力知识的运用。
考法预测:2025年题目仍然要求学生阅读区域地理情境的图文信息,作出地理分析。如根据区域地理位置,分析某一区域,或区域之间的自然环境特征;根据动植物现象、水文等地理要素状况,从成因、影响角度,分析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地域分异规律,并针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应对措施;从流域、地形区等自然区划角度,分析区域间的地理联系与地域分异。试题数量1-2题,分数占比2-8%。
重难点0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2.地貌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水
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
大气
大气运动(风力作用)塑造地貌;高大的山体阻碍大气的运动,进而形成地形雨
土壤
坡度陡,易发生水土流失;坡度缓,土壤沉积,土壤肥沃
生物
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进而影响地貌形态;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
3.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大气
气候的干湿冷暖条件影响土壤,土壤是气候的反映
生物
土壤的肥力、酸碱性、透气性影响植物的生长
水、地形
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进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
岩石
地壳表层的岩石圈经过风化作用成为风化壳,即成土母质
4.生物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1)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因素
关系表现
生存
空间
①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生空间大;
②环境空间差别大,生存空间小;
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气候
①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
②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
③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环境
①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
②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
③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天敌
①缺少××,天敌少;
②受到××天敌威胁
人类
活动
①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
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
(2)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因素
关系表现
生存
空间
①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
②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
③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气候
①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
②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
③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水文
①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
②纬度(海拔)高,盐度低、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
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
④水质好
食物
①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②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
天敌
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人类
活动
①人类活动使水质下降,污染加重;
②过度捕捞
(3)以农业发展为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三.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的案例分析
表现
案例
意义
自然环境具有自动调节和平衡功能,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从系统出发,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
加强区域合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典型例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藓沼泽主要分布在北方针叶林带,在我国亚热带地区鲜有分布,适宜多水、寒冷和贫营养的生态环境。地处湖北省的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大面积的亚高山泥炭蔊沼泽,4~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