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6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doc
PAGE
PAGE11
第6讲生态环境的爱护
1.探讨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
2.关注全球气候变更、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逼,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3.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
4.形成“环境爱护须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1.比较生物多样性不同层次的含义、区分不同方面的价值等(科学思维)
2.分析水体富养分化等成因,提出解决方法与措施(社会责任)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①现状:人口诞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②前景
a.特点: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b.目标: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人均耕地削减,粮食需求量增大。
②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
③环境污染加剧。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①限制人口增长。
②加大爱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③监控和治理江河湖泊及海疆的污染。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爱护和自然爱护区的建设。
⑤推动生态农业。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成因。
(2)特点:全球性。
(3)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峻威逼,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由于实行安排生育,我国人口已经起先缓慢下降。(×)
提示:由于实行安排生育,我国人口诞生率有所下降,人口增长过多得到有效限制。
2.人口剧增带来的严峻后果有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人均耕地削减等。(√)
3.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接着限制人口增长,加大爱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4.栖息地总量削减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缘由。(√)
5.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示市民留意避开紫外线损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耀增加的干脆缘由是臭氧层破坏。(√)
6.生活和工业污水及化学肥料的过量运用可导致水体富养分化。(√)
水体富养分化分析
(1)水体富养分化产生的缘由(如图所示)。
(2)引发的后果:产生“水华”(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和“赤潮”(发生在海水中)。
1.如图表示的是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当表现为哪个曲线?说明理由。
(2)曲线b与曲线a产生差别的主要缘由是什么?
(3)人口剧增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提示:(1)b。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呈“S”型曲线。(2)资源和空间有限。(3)环境污染、资源短缺。
2.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水华的方法。近年来,探讨者采纳投放植食性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的方法修复生态系统,对治理水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杀藻剂处理的主要缺点有哪些?(写出两点)
提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使藻类产生抗药性(合理即可)。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下列关于全球人口动态与环境爱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上人口数量已经接近地球环境容纳量
B.人类可通过降低诞生率和提高死亡率,限制人口增长
C.人口动态变更应在低诞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D.近现代以来人口的过度增长,源自发达国家不实行安排生育
C[世界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目前世界上人口数量还未达到地球环境容纳量,A错误;人类可通过降低诞生率来限制人口增长,B错误;限制人口数量要在低诞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实现人口数量的动态变更,C正确;生产力的提高是人口过度增长的主要缘由,发达国家人口的诞生率较低,D错误。]
2.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调整人的年龄结构,可提高地球的环境容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状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自然灾难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亲密联系
D[环境容纳量是由地球上的有效资源确定的,与人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无关,A错误;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状况,B错误;科技进步能在肯定程度上缓解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C错误。]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3.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层能降低太空紫外线对生物的损害
B.人类活动对大量野生生物的灭亡没有影响
C.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严峻干扰
B[臭氧层能汲取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从而爱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损害,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