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新人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法治意识,认识到法律对生活的普遍影响。
2.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可能已经对法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如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如权利、义务等。但在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方面,学生可能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应用了解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通常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较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吸收新知识。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情境来理解法律知识,同时,他们也能适应传统的讲授法和讨论法。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对法律术语的理解、法律条文的记忆以及如何将法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由于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个人生活经验相结合。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法律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法律概念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法律如何保障生活。
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法律条文和案例,增强直观性。
2.视频教学:播放法治教育短片,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3.互动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实践。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的短片,引发学生思考。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法律是如何保护我们的权益的?”
3.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法律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20分钟)
1.法律基础知识讲解(5分钟):
-介绍法律的概念和作用,强调法律对生活的保障。
-讲解法律的特征,如普遍性、强制性、公正性等。
2.法律条文分析(10分钟):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例,分析法律条文的结构和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法律条文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案例分析(5分钟):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强调法律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5分钟):
-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法律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课堂讨论(5分钟):
-针对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
-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5分钟):
-针对讲授新课和巩固练习的内容,提出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2分钟):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学生提问(3分钟):
-学生就课堂内容提出疑问,教师给予解答。
-通过解答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创新:
1.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教学双边互动:
1.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经验等方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解决问题及核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