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方标准DB32-南美白对虾与双齿围沙蚕混养技术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30
B43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 T XXXX—XXXX
南美白对虾与双齿围沙蚕混养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culture of Penaeus vannamei Booen and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盐城工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盐城工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富、於叶兵、杨文平、王资生、王爱民、吕林兰、赵卫红。
南美白对虾与双齿围沙蚕混养技术规程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en)与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混养的环境与设施、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南美白对虾捕捞、双齿围沙蚕越冬、双齿围沙蚕捕捞及生产记录。
本规程适用于南美白对虾与双齿围沙蚕混养技术操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71-2002?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无公害食品?渔用NY/T 5362-2016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环境场地选择养殖场地的选择应符合NY/T 5362-2016的规定。
养殖用水养殖用水应符合GB 11607-1989的规定。
养殖池塘
池塘条件
蓄水池
在规模化养虾区,养殖户应根据自身养殖规模在邻近虾池进水口处建蓄水池若干,蓄水量应能满足1/3~1/2养殖水体的1次换水量所需。
放养前准备
池塘整理
清除池中淤泥、曝晒池底、维修堤坝、翻耕(深10cm~20cm)耙平。
池塘消毒
干塘或带水(注水10cm~20cm)全池泼洒药物进行消毒,药物使用应符合NY 5071-2002的规定。
注水消毒
苗种放养前10d~15d,注入池深60cm~80cm、盐度18~25的海水,并使用15mg/L~20mg/L的有效氯消毒,进水水质应符合GB 11607-1989的规定。
肥水
施用培养单细胞藻类的专用复合肥料,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操作,并每天中午开启增氧机2h~3h,促进单细胞藻类繁殖。
苗种放养
双齿围沙蚕苗种
苗种来源
持有种苗生产许可证的良种繁育场或自育。
苗种质量
规格整齐,无伤残,运动活泼。
放养密度
3刚节~4刚节浮游幼虫放养密度为1000尾/m2~2000尾/m2;或40刚节左右、体长约1cm的大规格苗种,放养密度为50尾/m2~100尾/m2。
放养时间
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即可放苗。
放养方法
将装沙蚕苗的塑料袋浸入养殖池水中30min左右,然后缓慢向袋中加入池塘水,使沙蚕苗种逐渐适应养殖池塘水的温度和盐度。
南美白对虾苗种
苗种来源
持有种苗生产许可证的良种繁育场或自育。
苗种质量
南美白对虾苗种质量应符合DB13/T 785-2006的规定。
放养密度
宜投放全长1.2cm~2.0cm的虾苗3.0万尾/亩~5.0万尾/亩。
放养时间
待所放养双齿围沙蚕3刚节~4刚节浮游幼虫底栖(约需4d~5d)后或待所放养40刚节左右大规格双齿围沙蚕苗种钻入泥沙后(约需0.2h~0.5h)即可投放南美白对虾苗种。
放养方法
将装虾苗的塑料袋浸入养殖池水中30min左右,然后缓慢向袋中加入池塘水,使虾苗逐渐适应养殖池塘水的温度和盐度。
饲料投喂
饲料种类
养殖全过程只投喂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
饲料质量
饲料质量应符合NY 5072-2002的规定。
投饲方法
投饲量
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3%~8%,具体需根据天气、水温和虾摄食情况合理调节投饲量。
饲料规格及投饲频率
虾苗体长≤3cm投喂南美白对虾人工配合饲料0#料,每日投喂3次;3cm<体长≤4.5cm投喂1#料,每日4次; 4.5cm<体长≤7.5cm投喂2#料,每日4次~5次;体长>7.5cm投喂3#料,每日5次~6次。
饲养管理
日常管理
巡塘
每天凌晨、中午和傍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变化,检修养殖设施,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打样检查
定期打样,检查虾的摄食情况以及生长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开展病害防治。
水质管理
投放虾苗后10d左右,每天适量补水,并降低池水盐度(日降幅1左右)至12~15为宜,池水深度保持在1.0m~1.5m为宜。
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