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风险与金融监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为了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证券公司应当按照规定计算净资本和风险准备,编制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 净资本是指根据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公司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特点,在净资产的基础上对资产负债等项目和有关业务进行风险调整后得出的综合性风险控制指标。净资本基本计算公式为: 净资本=净资产-金融产品投资的风险调整-应收项目的风险调整-其他流动资产项目的风险调整-长期资产的风险调整-或有负债的风险调整-/+中国证监会认定或核准的其他调整项目。 1. 风险控制绝对指标 根据证券公司业务内容与范围,确定的净资本绝对额控制指标值如下: 证券公司经营证券经纪业务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000万元。 证券公司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等业务之一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证券公司经营证券经纪业务,同时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等业务之一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亿元。 证券公司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中两项及两项以上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亿元 12.1 系统风险 12.2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 12.3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 12.4 证券公司净资本监管 12.1.1 系统风险的定义 12.1.2 系统风险的动态演进机制 12.1.3 系统风险的成因 12.1.4 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系统风险管理的新趋势 系统性风险定义为:整个金融体系崩溃或丧失功能的或然性。 与单个金融机构风险或个体风险相比,它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复杂性 突发性 传染快 波及广 危害大 系统性风险的演进有三个关键阶段:累积—爆发—扩散。 系统性风险的累积 系统性危机的爆发 系统性危机的扩散 1.经济周期性波动及宏观经济失衡。 2.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失误。 3.国际游资的冲击。 4.金融监管放松和难度加大。 宏观审慎监管是一个相对于微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为减少金融危机或经济波动给金融体系带来的损失从金融体系整体而非单一机构角度实施的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的维度 宏观审慎监管可以分为两个维度: 跨行业维度(across-sectional dimension) 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 宏观审慎监管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方式及校对工具 压力测试 宏观审慎指标 早期预警指标 12.2.1 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12.2.2 银行风险监管内容 12.2.3 银行风险监管指标体系 12.2.4 银行风险监管支柱 1.银行监管的目标 (1)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2)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 (3)通过金融、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 (4)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所谓风险监管,是指通过识别商业银行固有的风险种类,进而对其经营管理所涉及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并按照评级标准,系统、全面、持续地评价一家银行经营管理状况的监管方式。 这种监管方式重点关注银行的业务风险、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检查和评价涉及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是一种全面、动态掌握银行情况的监管。 银行风险监管的内容只要包括风险状况、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风险度量模型、管理信息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等。 1.风险状况 银行机构风险状况既包括银行整体并表基础上的总体风险水平,还包括其单一或部分分支机构的风险水平。 2.公司治理 银行公司治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内容,其内涵延伸到银行内部制衡关系和职责分工、内部控制体系、监考核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更为广泛的领域。 3.风险管理体系 监管部门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目标、程序的监督检查,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全面涵盖各类风险的内部管理体系,并采取足够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4.风险计量模型 建立风险计量模型是实现对风险模拟、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5.管理信息系统 一般而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两大基础模块,即业务运营系统和管理报告系统。 6.管理人员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 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状况的监管可分为以下两大方面: (1)对高级管理人员实施任职资格审核; (2)需要对商业银行人事政策和管理程序进行评估。 1.银行风险监管指标概述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指标是对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量化反映,是准确识别、整体评价、持续监测和识别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标准,并为监管部门提供评价、监测、识别、对比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手段和标准。 2.风险水平类指标 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