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八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后思考作业: 1、根据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试分析1929年、1997年、2008年金融危机的异同。 2、互联网金融风险——以P2P产品为例——如何防范与监管 第四节 中国金融风险及其监管问题 一、中国主要金融风险及形成原因 (一)中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风险 1.融资结构风险 2.存贷期限结构风险 3.政府行政干预风险 4.银行经营风险 (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风险 1. 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 2. 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 (1)证券经纪业务风险 (2)证券承销业务风险 (3)自营业务风险 二、中国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 1.成本转嫁 2.经济周期 3.齿合故障 4.信息不对称 5.摩根规则 6.区域均衡 三、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多头监管效率低下,存在监管盲区 (二)对于金融创新监管乏力 (三)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四)金融监管范围过于狭窄 (五)金融机构自律监管效果不明显 31-32课时 金融的脆弱性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中国金融风险及其监管问题 本章小结. (二)金融风险内涵 金融风险不等于经济损失 金融风险仅指存在和发生于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不确定的经济活动是产生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 二、金融风险的类型 1、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 系统性金融风险 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2、按金融风险的层次划分 微观金融风险 宏观金融风险 3、按金融风险的形态划分 信用风险(Credit Risk) 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 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 操作风险(Operation Risk) 汇率风险(Foreign Exchange Risk) 法律风险(Legal Risk) 4、按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划分 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 政治风险、技术风险 5、按金融风险涉及的范围划分 单项业务风险 个别金融机构风险 区域性风险 国家风险 巴林银行(Barings PLC)倒闭 巴林银行:历史显赫的英国老牌贵族银行,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伊丽莎白女王也信赖它的理财水准,并是它的长期客户。 尼克里森:国际金融界“天才交易员”,曾任巴林银行驻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总经理、首席交易员。以稳健、大胆著称。在日经225期货合约市场上,他被誉为“不可战胜的里森” 1994年下半年,里森认为,日本经济已开始走出衰退,股市将会有大涨趋势。于是大量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事与愿违,1995年1月16日,日本关西大地震,股市暴跌,李森所持多头头寸遭受重创,损失高达2.1亿英镑。 这时的情况虽然糟糕,但还不至于能撼动巴林银行。只是对里森来说已经严重影响其光荣的地位。里森凭其天才的经验,为了反败为胜,再次大量补仓日经225期货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头寸总量已达十多万手。 要知道这是以“杠杆效应”放大了几十倍的期货合约。当日经225指数跌至18500点以下时,每跌一点,里森的头寸就要损失两百多万美元。 “事情往往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这是强势理论的总结。2月24日,当日经指数再次加速暴跌后,里森所在的巴林期货公司的头寸损失,已接近其整个巴林银行集团资本和储备之和。融资已无渠道,亏损已无法挽回,里森畏罪潜逃。 巴林银行面临覆灭之灾,银行董事长不得不求助于英格兰银行,希望挽救局面。然而这时的损失已达14亿美元,并且随着日经225指数的继续下挫,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各方金融机构竟无人敢伸手救助巴林这位昔日的贵宾,巴林银行从此倒闭。 一个职员竟能短期内毁灭一家老牌银行,究其各种复杂原因,其中,不恰当的利用期货“杠杆效应”,并知错不改,以赌博的方式对待期货,是造成这一“奇迹”的关键。 虽然最后很快抓住了逃跑的里森,但如果不能抓住期货风险控制的要害,更多的“巴林事件”还会发生。 知识链接:美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1、甄别和监督 信息甄别、贷款专业化、限制性条款的监督和执行 2、长期客户联系 3、贷款承诺 4、抵押品和补偿余额 5、信用配给 三、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 背景:金融脆弱性到达一定程度,即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出来,所导致的金融市场部分或全部丧失功能,经济活动急剧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