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传统节日(课件)-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pptx
我们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各个民族的节日形式不一
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个节日都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看日历,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时间。询问长辈,可以听他们讲述人们如何过传统节日。查询资料,了解传统节日习俗。
我们有哪些途径去查询资料?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在书店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在网上查询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
小组内讨论确定准备了解的传统节日吧!小贴士可以用表格记录了解到的信息。可以图文结合,记录了解到的信息。
节日过节时间节日习俗备注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传统节日,怎么了解,用什么方式记录,然后各自开展活动。
第一部分传统节日
春节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中国农历的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年禧、岁首、岁旦等,民间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古代时人们将谷物的生长周期称为“年”,年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农业,表示农作物成熟的周期。殷商时期的岁末年头祭神、祭祖活动(腊祭),传说在尧舜时期就有过春节的风俗。
清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每年公历四月4-6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粽子节、重午节、重五节、正阳节、浴兰节、菖蒲节、天中节、五月节等20多个别称。端阳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天象崇拜,对龙图腾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而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端午节的节俗以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晒秋节、祭月节、月光诞、月夕、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在廿四节气的秋分时节,为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明清演化,主题逐渐突出贵人伦、重亲情,减少了浪漫抒情的氛围。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和幸福。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登高节、老人节、茱萸节、菊花节。“九九”两阳数相重,故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重九”。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除夕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在这个节日里,漂泊再远的游子也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第二部分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的意义1、浓郁的节日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推动健康文明过节成为新风尚。?2、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第三部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1、深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传统节日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厚重的历史文化,还塑造着影响至深的文化自信。过好传统节日,不能停留在被动接受过节仪式上,要深度挖掘背后的传统文化的智慧、魅力。
2、坚守传统节日仪式传承节日仪式是重要的传统节日精神符号之一,是传统节日在漫长历史中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支撑。坚守传统节日仪式感的传统,除了能够使人们真切地获得节日的情感体验,也能够不断培育民族认同感,十分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形式传统节日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既来自于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和民俗活动,更得益于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不断打造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赋予传统节日现代化的表达形式,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同学们对照自评表,进行自我评价吧!1.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2.能认真听同伴发言,诚恳地提出改进建议。内容发言倾听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小组交流自我评价1.能条理清晰地向组员介绍自己收集资料的情况。2.态度自然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