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课件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说教材 《一枚金币》讲述了辛勤劳动、省吃俭用的老人对花钱如流水的儿子非常失望,其母亲最后劝儿子自己挣取一枚金币的过程,从而让人感受到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使学生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予以珍惜的道理。 2、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说设计理念 1、教师 学生共同与文本对话。紧紧抓住文中两次出现的“受不了”一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想象,从而层层深入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关注学生的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平日的积累与表达的训练,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与文本对话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说教法学法 鉴于以上分析,我打算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以读为主,读中感受 2、角色互换,体会人物心情 3、读写结合,训练表达能力 4、运用多媒体课件,强化语言训练 五、说教学流程及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三大板块: 1、体会老人和儿子的两次受不了; 2、体会老人要让儿子明白的道理; 3、引导学生说出感悟。 具体教学思路如下: (一)体会父亲“受不了”的心情。 (1)首先,抓住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引导学生感悟父亲和儿子的特点。 (2)父亲把妻子叫来,会怎样说呢?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 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一件什 么事? 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 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 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 了。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 )地说: “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 (二)着重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文中还有一处受不了,在哪里? 读到这里,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儿子为什么受不了呢? 她到儿子跟前,给他一枚金币,教他说:“你到外面逛逛去,愿意到哪里就到哪里。傍晚回来,把这枚金币交给你爸爸,就说是你挣来的钱。” 妈妈又给儿子一枚金币说:“明天你到山里逛逛去,到傍晚,要跑两俄里路,跑得浑身冒汗,然后到你爸爸跟前,对他说:这枚金币挣来可不容易啊!” 妈妈晓得事情不行了,就说:“不,孩子呀,不能再骗爸爸了,你自己挣钱去,找活干,哪怕一天挣两文钱也好,把挣来的钱交给爸爸,他会相信你的。” 儿子听了妈妈的话,走了, 真的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活。他 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 个盖房子,挣够了一枚金币, 带回来交给爸爸。 儿子出去整整一个星期,把金币交给父亲。 老人接过金币,仍然把他扔进火炉里。 “不,孩子,这也不是你挣来的!” 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 “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三)分角色朗读父亲和儿子的三次对话,让学生从“三扔、两笑、一受不了”中体会父亲和儿子的受不了及儿子对金钱态度的转变。 次序 钱的来源 父亲怎样做 儿子的反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在干活时,儿子可能受了 什么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