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题 目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金融市场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剧烈的证券价格、利率及汇率波动。为了筹集资金、规避风险和投机套利提供多种多样的手段,金融界创新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国际上具有影响的会计组织纷纷着手研究制订统一准则,借以规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实务工作。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上己经取得的成果,同时在解读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新进展的背景下,着重分析我国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方面还存在的局限性。通过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需要一个过程,应该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实施,其结果应是继续减少分歧并且对一些明显的差异有更清晰的理解和规定,而不是不考虑我国企业特殊的会计环境和实务特点生搬硬抄。
本课题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解读IASC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成果(2)解读FASB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成果(3)解读英国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定的研究情况(4)解读其他国家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定的研究进程(5)着重研究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问题的准则变化和局限性(6)针对国内现有理论的局限性提出制度性与实务性的建议。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文献法:主要翻阅近年来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文献,研究生、博士生论文,期刊杂志等等。
(二)技术路线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11.05—2010.11.22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2010.11.23—2011.01.10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
2011.02.21—2011.03.11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确定实习单位
2011.03.12—2011.05.03 毕业实习,修改论文
2011.05.04—2011.05.12 毕业论文定稿
2011.05.23—2011.06.03 毕业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20-44.
[2] 廖子惠.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13-17.
[3] 李长艳.浅析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D].山西财经大学.2009:4-16.
[4] 刘熙宝,朱连生.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与计量之探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8(10):24-35.
[5] 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动态.2009(5):16-21.
[6] 王冬梅,王菲,徐珊珊.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思考[J].经济师.2009(3):9-20.
[7] 韩传模,王桂姿.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列报和披露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J].2008(4):30-35.
[8] 张杰.中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比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5):
12-26.
[9] 陆建桥,朱琳.跟踪国际主动参与积极应对深入研究金融工具会计最新动向与对策[J].会计研究动态.2010(2):5-12.
[10] 李荣林.金融工具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J].2009年2期:11-21.
[11] 李绍敏.公允价值观:我国金融工具准则中的应用与国际比较[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7(3):34-40.
[12] 陈远志,岳小迪.新会计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表内列报的影响及改进趋势研究[J].当代财经.2008(6):15-29.
[13] 刘胜强,唐毅.衍生金融工具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影响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10(8):3-10.
[14] 侯维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8):15-22.
[15] 黄绍鑫.国际视野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1):21-26.
[16] 洪彦修.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研究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5-16.
[17] 石本仁,洪泓.对F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情况的总结及借鉴[J].财会月刊(理论版).2005(7):5-10.
[1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