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镇2006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
古敢乡2006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
管理工作自检查报告
县综合检查组:
按照年初签订的责任,现将古敢乡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管理工作自检自查报告如下:
本责任书总分100分,自评分99分。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自评分10分)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47元,比去年9.98%。(自评分10分)
二、农业增加增长(自评分5分)
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9.2%。(自评分5分)
三、种植业(自评分20分)
(一)主要农产品增长(自评分5分)
(1)粮食产量计划5920吨,实际完成5957吨,超出县委政府下达指标的0.6%。
(2)马铃薯产量14万公斤,超出县委政府下达指标的7.69%,商品率达38%。
(二)科技推广(自评分4.5分)
1、完成专型及特色玉米良种推广5600亩。
2、完成旱作多样性优化种植4200亩。
3、完成优质水稻新品种推广4000亩。
4、完成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9000亩。
5、完成土壤配方施肥及专用肥推广5200亩。
6、完成商品蔬菜基地建设1200亩。
7、完成水稻多样性栽培3000亩。
(三)农机推广(自评分3分)
全镇2006年完成机耕面积4500亩,机播300亩,农机培训完成16人,拖拉机验收率达96%。
(四)全镇绿证培训完成150人。(自评分1.5分)
(五)完成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050人。(自评分1分)
(六)种植业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74元。(自评分3分)
四、畜牧业(自评分17分)
(一)产量增长指标(自评分4分)
完成肉猪出栏14418万头,肉牛出栏1200头,肉羊出栏1890只,完成肉类总产量1483吨。
(二)收入增长指标(自评分2分)
今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354万元,畜牧业总收入1191万元,畜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2%,总收入比上年增长9.2%。
(三)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增加40元。(自评分2分)
(四)畜牧科技推广(自评分7分)
1、畜种改良:完成畜种改良1800头。
2、饲草饲料:完成青贮饲料推广2120吨,氨化饲料推广560吨,工业饲料推广210吨。
3、大河乌猪开发:完成大河乌猪推广196头,饲养优质母猪1260头,提供优质仔猪2.03万头,完成大河乌猪母猪规模户8户。
(五)畜牧兽医执法(自评分1.5分)
县乡产地检疫和定点屠宰检疫面达100%,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面达100%,兽药抽检达2批次,饲料抽检达3批次。
(六)畜牧科技培训人数完成420人次。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自评分4分)
1、参与有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数户1750占总户的53%(除烤烟)。
2、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收入比上年增长15.6%以上。
3、近期完成产业示范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4、扶持农头企业经费达70余万元。
六、扶贫重点工作(自评分7分)
1、完成下达的安居工程任务54户,并全部验收合格。
2、完成重点扶持村2个,其中市级1个、省级1个。
3、完成贫困人口解决温饱任务1050人,巩固温饱1823人。
4、严格按照财经制度,实行“三专一单列”和“报帐回补”。
七、乡镇企业(自评分6分)
1、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
2、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8%。
3、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4%。
4、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以上。
5、上缴税金比上年增长10%以上。
6、从业人员比上年增长16%。
八、林业工作(自评分10分)
1、完成退耕还林2526亩,合格率达100%。
2、封山育林和珠防工程造林县未下达任务。
3、完成义务植树9株。
4、完成造林样板500亩,造林合格率达100%。
5、完成了历年退耕还林权证发放。
6、认真履行生态公益林建设管护责任,中央公益林建设区域达到了“八无”目标。
7、森林病虫害发生2000亩,防治2000亩,防治率达100%。
8、完成国家公益林建设29900亩。
9、按规定配足各项林业经费,应配经费3万元,已配3万元。
10、石漠化治理工程县未下达任务。
九、水务工作(自评分12分)
1、完成水利工程基本建设30件,投资174.113万元,完成蓄水25万立方米。
2、全年未发生水库、坝塘垮坝、渍坝事故。
3、2006年以水库为重点的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未发生小(二)型及以上水库跨坝,溃坝事故。
4、完成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2件。
5、完成水保方案完成1件。
6、加强水资源管理,督促辖区内的开发、建设单位或个人依法取水、用水及入河排污的设置申报和审批。
7、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债人饮工程项目。
8、足额拨付工作经费。
9、加大执法力度,认真查处水利纠纷和水事案件。
10、督促有关单位足额按是上缴水资源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11、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十、财政支农资金(自评分3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