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冠心病【心内科】.ppt

发布:2021-04-12约9.66千字共1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态性改变 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2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天内稳定不变,此后大多永久存在 ST段抬高 AMI * ppt课件 动态性改变 如果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不进行治疗干预,抬高的ST段可在数日至2周内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逐渐平坦或倒置,为亚急性期改变。 ST段抬高 AMI * ppt课件 动态性改变 ST段抬高 AMI 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形倒置,两支对称,为慢性期改变。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则表现为普遍压低的ST段(除aVR,有时V1外)和对称倒置加深的T波逐渐恢复,但始终不出现Q波。 * ppt课件 * ppt课件 * ppt课件 ST段抬高性AMI的定位诊断 * ppt课件 Ⅱ、Ⅲ、 aVF 下壁 Ⅰ、aVL 高侧壁 前间壁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局限前壁 广泛前壁 正后壁 * ppt课件 * ppt课件 急性广泛前壁、侧壁心肌梗死心电图 * ppt课件 V1、V2、V3导联 前间壁心肌梗死 * ppt课件 II 、III、 aVF导联 下壁心肌梗死 * ppt课件 V1~V3导联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 ppt课件 V1~V5导联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 ppt课件 超声心动图 * ppt课件 放 射 性 核 素 检 查 * ppt课件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WBC、ESR、CRP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 * ppt课件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 心肌酶 起病 高峰 恢复 CK-MB 4h 16~24h 3~4d CK 6h 24h 3~4d AST 6~12h 24~48h 3~6d cTnI或 3~4h 11~24h 7~10d cTnT 3~4h 24~48h 10~14d 肌红蛋白 2h 12h 24~48h * ppt课件 血清心肌酶及坏死标记物水平的动态变化 * ppt课件 心肌梗死诊断 典型临床表现 缺血性胸痛 特征性心电图 心肌酶/坏死性标记物的动态变化 * ppt课件 新的AMI诊断指南: 心肌损伤标记物显著增高(CK-MB、TnT / I ) 并且具有下述一项即可诊断 1) 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 2) ST-T动态改变 3) 典型胸痛症状 4) 心脏冠脉介入治疗后 * ppt课件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延迟见效或完全不见效可能的原因: * ppt课件 病人长期反复用药产生耐药性,需增加剂量或停药10h后可恢复疗效; 硝酸甘油已过期失效或未溶解; 病情进展; 疼痛为其他原因,并非心绞痛。 * ppt课件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的注意事项: * ppt课件 控制滴速,以防低血压发生; 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 血管扩张作用可使病人产生的不适: 面部潮红 头部胀痛 头晕、心动过速、心悸 * ppt课件 健康指导 改变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 控制体重 适当运动 戒烟 减轻精神压力 * ppt课件 总热量摄入约9.3~10.1MJ 50%~60% 碳水化合物 总脂肪 30% * ppt课件 避免诱发因素 病情自我监测指导 用药护理 定期复查 * ppt课件 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需。 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放在棕色瓶内存放于干燥处,以免潮解失效。 药瓶开封后每6个月更换1次,以确保疗效。 * ppt课件 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要点 治疗要点 * ppt课件 * ppt课件 定义 心肌缺血性坏死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临床上表现为持久地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 ppt课件 每10万人口年死亡率 —1986~1988,WHO 男性 女性 * ppt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 ppt课件 * ppt课件 * ppt课件 冠状动脉病变 AS + 闭塞性血栓( 96% ) 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