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
第3讲 酶和ATP
[考纲热度]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5年21考)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5年19考)
[诊断知识盲点]
1.具有分泌功能的活细胞才能产生酶。(×)
2.酶可被水解为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3.人的造血干细胞和肌细胞中不存在相同的酶。(×)
4.以底物的种类作为自变量,可验证酶的专一性。(√)
5.酶与无机催化剂比较具有高效性,原因是其能明显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6.过酸、过碱都可能导致酶分子空间结构的改变。(√)
7.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可采用过氧化氢做底物。(√)
8.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9.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
10.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11.1个ATP分子中只含有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
12.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
13.线粒体内膜上不能合成ATP。(×)
14.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15.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ATP的合成与分解。(×)
16.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eq \a\vs4\al([构建知识网络])
考点一 ATP在代谢中的作用
[高考领航]
1.(2015·高考海南卷)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解析:选D。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A正确;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正确;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供能,C正确;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D错误。
2.(2014·高考江苏卷)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解析:选C。A项,叶肉细胞合成的糖(如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果实细胞需要消耗ATP。B项,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依赖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C项,在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此过程不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D项,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肽链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
[核心探究]
1.熟记ATP分子的结构
2.归纳细胞内ATP产生与消耗的六个结构
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
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质基质
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叶绿体
产生ATP:光反应
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
线粒体
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
核糖体
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
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
对ATP认识的三大失分点
1.误认为ATP与ADP相互转化完全可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即从整体上来看二者的转化并不可逆,但可以实现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2.误认为ATP等同于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式可以简写为A—P~P~P,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高达30.54 kJ/mol的能量,所以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
3.误认为ATP转化为ADP不消耗水:ATP转化为ADP又称“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
[题点突破]
题点一 ATP的结构
1.如图是人体细胞代谢部分简图。图中甲表示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丁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不同
B.丙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D.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细胞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解析:选D。甲→乙→丙→丁表示ATP的逐步水解,每一次水解反应的酶都不同,故A正确。 丙为A—P,A是腺苷,由1分子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构成,加上1分子磷酸,构成1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故B正确。丁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戊表示磷酸,是ATP的组成成分,故C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故乙(ADP)的含量不会增加,故D错。
2.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