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1-4-12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doc

发布:2017-04-10约3.3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专练——细胞的生命历程 1.(2015·山西四校联考)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 A.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B.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 C.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 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细胞板出现在末期。着丝点分裂在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Ⅰ后期,有丝分裂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膜消失和纺锤体形成都在前期。 [答案] D 2.(2015·桂林模拟)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内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B.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的中期 D.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的呼吸速率大于分裂期的 [解析] 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染色体行为和数量的变化以及DNA含量的变化。分析图形可知,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体积达到其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之后维持在最高水平,然后细胞进入分裂期。用药物抑制DNA合成,可使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因为间期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裂间期需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及DNA的复制,故耗氧量相对较多,呼吸速率较大。 [答案] C 3.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的3个正常细胞,其染色单体数分别为4N、0、2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B.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最多 C.丙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正向两极移动 D.甲、乙、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解析] 甲细胞中含有4N条染色单体,可能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而这些时期细胞中都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乙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其中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B正确;丙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单体,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而这两个时期细胞中染色体都没有向细胞两极移动,C错误;甲、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而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D错误。 [答案] B 4.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然后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在这些细胞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分别是(  ) A.A B.B C.C D.D [解析] 有丝分裂前、中期的染色体相对含量为1,后期染色体相对含量为2,而DNA相对含量分别为2、2、2;由于DNA分子为半保留复制,故每个DNA分子均含有32P,每条染色体也均含有32P,故选A。 [答案] A 5.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则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  ) A.染色体数目为20条,每个DNA都带有32P标记 B.染色体数目为20条,仅10个DNA带有32P标记 C.染色体数目为40条,每个DNA都带有32P标记 D.染色体数目为40条,仅20个DNA带有32P标记 [解析] 玉米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染色体数目为40条;由于第一次分裂后每条染色体上的一个DNA分子一条链含32P,另一条链不含32P,共20条链含32P,以这些链为模板形成的DNA分子才含有32P,故仅有20条DNA带有32P。 [答案] D 6.(2015·江苏五校联考)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英国和日本的两位生物学家。所谓“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它们就有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的可能,可应用于临床医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重编程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密切相关 B.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带来希望 C.“动物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将可能被改写 D.他们的实验验证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发育成一个个体的潜能,故实验没有证明细胞的全能性,故选D。 [答案] D 7.(2015·唐山模拟)以下生命历程不是由基因决定的是(  ) A.人的红细胞成熟 B.造血干细胞分化 C.神经细胞坏死 D.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 [解析] (神经)细胞坏死是一种被动死亡,故选C。 [答案] C 8.医学界早已知道,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需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谷氨酰胺的含量,就可以使肿瘤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从而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