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下中国史复习辅导.doc

发布:2017-02-13约8.1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的试题素材: 来源: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纲》(下)(隋唐----明清)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所列复习题及名词解释。 第九章 隋朝 复习题(带*者为重点): 1、简述隋朝统一南方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简述隋朝的中央和地方官制? ﹡3、隋朝的大运河共分几段?开凿大运河有什么历史意义? 4、隋末有哪三大支农民起义军?其领导人各是谁? 重要名词(带*者为重点,以下同): *杨玄感 *三省六部- *科举制 《开皇律》 *大索貌阅 *.输籍之法 第十章 唐朝 复习题(带*者为重点): ﹡1、什么是“贞观之治”?你是怎样评价的? ﹡2、你对武则天怎样评价? ﹡3、简述均田制和租庸调法的基本内容? 4、唐朝科举制度的基本状况及实行科举的意义? 6、“安史之乱”的背景及其影响? 8、“牛李党争”的性质及发生的原因? ﹡9、简述“两税法”出现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10、简述黄巢大起义的背景及其历史作用? 重要名词: ﹡武则天 ﹡松赞干布. ﹡杨贵妃 ﹡安禄山 ﹡史思明 郭子仪 ﹡刘晏 ﹡牛僧孺 ﹡李德裕 ﹡黄巢 李克用 ﹡玄奘﹡开元之治 ﹡折冲府 ﹡《唐律疏义》﹡两税法 玄武门之变 ﹡河朔三镇 ﹡回纥 第十二章 五代、北宋、辽、西夏 复习题: 1、简释五代十国。 ﹡2、试述辽中央官制的特点和内容。 3、简述后周的改革和统一活动. ﹡4、简述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及其意义和影响。 5、试述北宋与辽的和战。 ﹡7、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内容及失败。 10、试述金国建立及灭辽的过程。 重要名词: ﹡石敬塘﹡李元昊 ﹡阿保机 *阿骨打 ﹡(投)头下军州 ﹡主户和客户 ﹡陈桥兵变 ﹡澶渊之盟 *庆历新政 ﹡燕云十六州 第十三章 南宋、金 复习题: ﹡2、简释“猛安谋克”制。 6、简述“绍兴和议”后宋、金的和战情况。 7、试评成吉思汗 8、简述蒙古军西征。 重要名词: ﹡绍兴和议 勃极烈制. ﹡会子 怯薛军 大扎萨. ﹡四大汗国 合州之战 第十五章 元朝 复习题: ﹡1、简述元朝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 2、简述元朝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3、简述元末红巾军起义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4、简释村社制。 重要名词: ﹡忽必烈 ﹡文天祥 ﹡八思巴 ﹡马可?波罗 ﹡刘福通 ﹡朱元璋 ﹡中书省 ﹡宣政院 岭北行省 ﹡澎湖巡检司 ﹡驱口 大运河 第十六章 明朝 复习题: ﹡1、简述明初中央和地方机构的改革。 2、简释“靖难之变”。 4、简释“土木之变”。 ﹡5、简述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7、简述郑和下西洋及其意义。 8、简述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 重要名词: ﹡内阁 ﹡三法司 ﹡卫所﹡黄册 ﹡鱼鳞册 金花银 ﹡三饷 ﹡倭寇之患 ﹡援朝战争 王振 刘瑾 ﹡于谦 ﹡戚继光 ﹡利玛窦 ﹡袁崇焕 ﹡葛贤 ﹡李自成 ﹡张献忠 第十七章 清朝 复习题: ﹡6、简述军机处的官职及职权。 7、简释理藩院与内务府。 ﹡10、简述驻藏大臣的设置及职权。 11、简述土司制度及改土归流。 12、简释更名地。 ﹡13、简述地丁合一制度。 14、简述闭关政策及其危害。 重要名词: ﹡康熙帝﹡乾隆帝﹡葛尔丹 夔东十三家 三藩之乱 ﹡尼布楚条约 布连斯奇条约 恰克图条约 内阁 大学士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理藩院 ﹡内务府 总督 巡抚 ﹡蒙古三部 ﹡驻藏大臣 ﹡金本巴瓶﹡更名地 打开高考作文思路的六把金钥匙不少同学拿到作文题,常常大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这是没有打开作文思路 所致. 其实, 只要我们讲究方法, 审题立意关也就自然容易攻克, 写作材料也就会纷至沓来, 如此,又怎么会写不好作文呢? 这里,我送给大家迅速打开作文思路的六把金钥匙.为说明这些方法的适用性,我结合 过去的高考题作一解说. 一,置换法 1.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 话题或材料是借喻性质的, 那么这时就可使用本体去置换喻体. 如山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命题人给了我们比喻的喻体,本体呢,思考可知道春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 力,可以是机遇,也可以是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