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修改后SMA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6-09-10约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MA-13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概述 依据技术规范的要求,我部将在SMA-13型沥青马蹄脂碎石上面层正式开工前,进行试验段施工,以验证配合比,寻求拌和、摊铺、压实及机械设备合理搭配,确定松铺系数、碾压方式及遍数等总结出标准施工工艺,以指导上面层大面积施工。 我部拟定在K + -K + 幅进行沥青上面层的试铺工作,试验路段长度为 米,上面层结构形式为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设计厚度4cm。该试验路段上面层宽度为15.25 m。试验段计划铺筑时间:2014年 月 日,当日完成所有施工任务。 二、原材料和配合比准备工作 2.1 沥青: 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均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2 碎石:采用重庆市九龙坡区陆川碎石场卵石,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3 细集料:采用铜梁荣丰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0~3mm石灰岩机制砂,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4填料(矿粉):采用重庆北碚区天府白云石有限公司生产的石灰岩质矿粉,外观干燥洁净、无团粒。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5 木质素纤维:采用重庆市酬勤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木质素纤维。 2.6 抗剥落剂:采用重庆海木交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MR(‖)抗剥落剂(参量为沥青质量的0.4%)。 2.5改性沥青马蹄脂碎石上面层配合比试验报告已完成并得到批复。配合比结果如下: 目标配合比:10~15mm碎石39% 、5~10mm碎石37% 、3~5mm碎石2%、0~3mm机制砂11%、矿粉11%,最佳油石比6.2%,马歇尔标准相对密度2.361g/cm3。 生产配合比:11~17mm(热料仓筛孔)38% 、6~11mm(热料仓筛孔)38% 、3~6mm(热料仓筛孔)2%、0~3mm(热料仓筛孔)11%、矿粉11%,最佳油石比6.1%,马歇尔标准相对密度2.387g/cm3。 三、试验段铺筑目的 通过试验段的铺筑,验证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主要确定以下指标: 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 3、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4、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 5、施工缝处理方法。 6、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7.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 8.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9.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 10.当试验路段结束后,试铺路段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出来以后,及时做一份完整、详细的试验段总结报告,用于指导沥青上面层今后大面积的施工控制。 四 、SMA-13改性沥青马蹄脂上面层试验段施工工艺(见图) SMA-13改性沥青马蹄脂上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1、现场准备工作 1.1检查和清扫沥青中面层 在铺筑SMA-13沥青上面层之前,检查粘层的完整性与沥青中面层的粘结性,对局部中面层外露和粘层两侧宽度不足部分按粘层施工要求进行补洒。把粘层表面浮动矿料清扫至路面以外,使粘层表面洁净。 1.2测量放样工作 沥青中面层施工完毕后测量人员将中线和边桩纵向每隔20m进行坐标放样,并纵向每10米测量沥青中面层顶面高程,试验路段松铺系数暂定为1.2,松铺厚度为4.8cm。在摊铺两侧用白石灰标出宽度线,石灰线应位置准确顺直,以确保证铺筑后路面宽度和线型顺直。上面层摊铺时,在距桥头搭板50m范围内每10m钉一钢钎作为高程控制桩,位置在中央分隔带和路肩外侧,并挂钢铰线,控制上面层标高与桥面标高的连接,以避免桥头跳车现象的出现。 1.3 摊铺厚度及平整度的控制 本次试验路段的铺筑两台摊铺机全部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进行厚度和平整度的控制。 2、混合料的拌和 2.1 本次试验路段铺筑采用AMP5000型沥青拌合站,实际拌和产量为500吨以上。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集料温度应比沥青高10~15℃,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SMA混合料只限当天使用。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控制范围见下表。 改性沥青SMA-13的施工温度(℃) 表1 沥青加热温度 160(165 矿料加热温度 180(190 混合料出厂温度 正常范围170(185,超过195℃者废弃 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 不低于160 摊铺温度 正常施工 不低于160 开始碾压混合料内部温度 正常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