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集合复习课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3 若 求实数a、m的值或取值范围. 动手试试 * * ——复习课 集合 相关概念 表示方法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一、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整理本章的知识网络 集合关系 集合的基本运算 2.表示方法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相关概念 元素的特性 集合的分类 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确定性 互异性 无序性 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属于?、不属于? 5.集合的基本运算 4.集合关系 包含:A ? B , A中元素都属于B. 相等:A=B,A中的元素都属于B,反之亦然. 并集 补集 交集 真包含:A B , A中元素都属于B,反之不然. 二、典型例题 例1 设U=R, . 求A∩B、A∪B、 小结: (1)不等式的交、并、补集的运算,可以借助数轴进行分析,注意端点; (2)由以上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例2 设 求A∩B. 反思:例2及变式的结论说明了什么几何义? 小结: 列举法表示的数集问题用Venn图示法、观察法.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例:学校先举办了一次田径运动会,某班有8名同学参赛,又举办了一次球类运动会,这个班有12名同学参加,两次运动会都参加的有3人,两次运动会中,这个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 例1:99年全国高考题) 如图所示,U是全集,M、S、P是U的3个子集,则阴影A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M∩P)∩S B(M∩P) ∪S C(M∩P) ∩ D(M∩P) ∪ 二、解疑合探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