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超早期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探究.doc

发布:2017-08-26约1.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超早期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探究 摘 要 目的:评价尿激酶(UK)对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估。方法:选用尿激酶进行静脉内溶栓治疗。将尿激酶100万~15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ml中静脉点滴30分钟。溶栓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同时治疗前后分别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复查头颅CT,以便于了解有无出血倾向以判断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尿激酶超早期静脉应用溶栓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结论:尿激酶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性相对较高。 关键词 尿激酶 超早期脑梗死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104 急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传统的抗栓、改善循环等治疗效果不理想,超早期溶栓治疗可尽早地开通脑血管,恢复脑血流,改善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尽可能的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组织,改善神经缺损的功能,改善预后。2009年9月~2010年11月对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予以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发病9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NDS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NDS减少18%~45%;④无变化:NDS减少17左右;⑤恶化:NDS减少18%。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生活能力。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溶栓后2周时的综合生活能力。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治疗前后NDS评分的比较:本组治疗前NDS 291±100分,治疗后24小时、2天、3天、1周、2周分别为179±155分,159±164分、161±175分、149±180分及148±55分。治疗后各时间点ND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6小时,缺血半暗带扩大,部分脑组织就会坏死;12小时,绝大部分脑组织都将由发展到坏死。一旦脑细胞发生坏死,则是“不可逆”的,即不会再逆转为正常细胞,那么肢体的瘫痪和失语就不易恢复了。溶栓治疗是目前惟一能使闭塞血管再通、迅速恢复血流、缩小梗死面积、恢复神经元功能的有效方法。有研究表明静脉内溶栓治疗对发病6小时的ACI患者安全有效1。本组资料显示对发病6小时的ACI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NDS改善明显,在1~2周时疗效较明显,仅3例出现不良反应。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主要有脑出血、再灌注损伤、溶栓后血管再闭等。大规模临床研究发现2:UK用量50万~150万U,溶栓治疗后非症状性出血发生率465%,症状性出血391%。本组2例发生出血性脑梗死,其中1例病情恶化,可能与该患者有高血糖相关,因为高血糖可使梗死面积扩大25倍,出血机会增加5倍3。因此,在溶栓治疗时注意患者的血糖水平。 本组基本痊愈14例,既往均无糖尿病及心脏病史,溶栓后神经功能即有明显改善,说明溶栓成功。溶栓后仍需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并注意控制血压,以防脑出血。合并有心房颤动、心房扑动8例患者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均不明显,2例2周后才显示有效,2例无效,4例恶化,故ACI合并上述疾病的患者溶栓治疗应慎重。因此,尿激酶超早期静脉应用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方便易行,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显效率和治疗率,降低致残率,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出血风险较小,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