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docx

发布:2023-12-25约1.78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高职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高职思政课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近年来,倡导“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备受关注。本文就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大思政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大思政教育”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立足当代青年学生,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和纵深性,在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和要求,创新思政工作体系和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大思政教育”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倡导不断发展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大思政教育”的内涵包括:

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3.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成长,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大思政教育”的特点包括:

1.立足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注重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元发展;

3.强调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大思政教育”理念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高职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应该主动拥抱“大思政教育”理念,不断努力改善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社会需求。

借鉴“大思政教育”理念,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应该:

1.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思政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助人、诚信、友善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引导学生多元思考,拓宽教育领域。思政课不应仅限于传统的政治理论教学,还应关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边界,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多元化视野。

3.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育。通过校外参观、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4.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政课内容不应脱离实际,应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职业发展规划,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问题导向等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5.注重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实践

在贯彻“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实践,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具体实践建议:

1.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职业发展需求,结合时事热点,设计新颖的思政课程内容,充实课程内涵,增强教学吸引力和实用性。

2.推行问题导向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思政课教学的探索性和互动性。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研和社区服务,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加深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和感染力。

4.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除传统的考试、测验外,还应该注重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参与度、表现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增强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和引进思政课专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影响力。

四、总结

当前,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导向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高职思政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