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2《腊八粥》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2.《腊八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分析汉字等多种学习汉字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字,说出带有生字的成语。
2.回顾课文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思考:课文第2~19自然段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二、精读感悟
过渡:美味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的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首先来学习“盼粥”这一部分。
1.盼粥。
(1)默读第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汇报。
①“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怎么读才能体现八儿的喜悦之情?指名朗读。
②“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
③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④怎样理解第8自然段的反问句?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
⑤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分角色朗读第4~8自然段的人物对话。
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
2.想粥。
(1)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注意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
(2)“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
(3)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
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
3.猜粥。
(1)男生齐读第14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2)粥里的栗子、赤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画下来。
(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奇妙)
4.看粥。
(1)师读第16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
(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17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
(3)找出关键词和第14自然段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4)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5)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
三、回读赏评
1.吃了一枚大枣的八儿,总算暂时堵住了小馋嘴巴,请同学们再通读课文,谈谈自己读了《腊八粥》之后的感受。
2.你喜欢文中的那些句子,给大家读一读,下课后可以抄在你的积累本上。
四、拓读升华
阅读沈从文的《腊八粥》全文,对照黑板板书的阅读提纲,指名读。
五、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腊八粥
盼迫不及待
想苦苦等待
猜奇妙
看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