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经营与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银行资产业务的经营与管理 银行资产业务种类 现金资产业务 贷款业务 证券投资业务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能够为其增加收益的物资,财产和权利的总和(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 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业务。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种类 (1)现金资产:金额不大,作用特殊; (2)证券资产:二级准备金,越来越重要; (3)贷款资产:主要资产,问题最多; (4)汇差资产:起伏变化大,应加强管理; (5)固定资产:不是日常性经营管理的对象,但也应引起重视。 三.?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经营管理的作用 (1)微观上:是赢利的主要来源(特别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资产的安全,风险状况关系到银行的稳定与发展。 (2)宏观上:是一种杠杆,关系到整个金融业的稳定。 四.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经营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1)目标:A.资产多元化;B.结构合理化; ?C. 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D.增强流动性,提高效益性; ? E.稳健经营,化解风险。 (2)原则:A.合法性;B.安全性; C.流动性;D.盈利性。 第二节 现金资产管理 一.现金资产的构成 现金资产是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 1、库存现金 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 用途:用来应付客户提现和银行本身的日常零星开支。 类型:非盈利性资产,无风险。 2、在中央银行存款 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定比率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目前为8%) 超额准备金:狭义的指在存款准备金帐户中,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 3、存放同业存款 指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 以便银行在同业之间开展代理业务和结算收付。 4、在途资金 也称托收未达款,指本行通过对方银行向外地付款单位或个人收取的票据。 二. 现金资产的作用 1、保持清偿力 用于应付提现和清偿债务,防范支付风险。 2、保持流动性 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搭配,确保原有贷款和投资的高质量和易变现性。 三. 资金头寸及其构成 1.资金头寸及其构成 资金头寸:指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 时点头寸:银行在某一时点上的可用资金。 时期头寸:在某一时期的可用资金。 (1)基础头寸及其构成 基础头寸:指银行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用途:是银行一切资金清算的最终支付手段。如客户存款的提取和转移,同业和中央银行的资金清算。 (2)可用头寸及其构成 可用头寸: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可用资金,包括基础头寸和银行存放同业的存款。 实际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可用于应付客户提存和满足债权债务清偿需要的头寸,一般称为备付金,我国曾规定须持有5%-7%的备付金;二是可贷头寸。 可贷头寸=可用头寸-规定的支付准备金 注:备付金是银行为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而库存的现金和在央行以及上级行保留的一般性存款。 ?? 对外备付金率=(库存现金+存放央行款项)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存放总行备付款项期末余额/对公存款期末余额×100% 二级分行以下银行的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存放上级行备付款项期末余额/对公存款期末余额×100% 2.资金头寸的管理任务 (1)现金资产管理核心任务:适度流动性(流动性需要与盈利性需要的协调一致 )。 (2)重要工作:流动性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主要取决于存贷款的变化。 (3)存款与贷款的变化 主要是易变性存款的预测,包括可能会提取的存款(定活两便、零存整取,以及到期可以自动转帐的存款等)和随时可能提取的存款(如活期存款)。 银行主要资金来源与运用 四. 现金资产的管理 1. 现金资产管理原则 (1)总量适度原则 (2)适时调节原则:根据业务过程中的现金流量变化,及时调节资金头寸,确保现金资产的规模适度。 (3)安全保障原则:健全安全保卫制度,严格操作规程。 2. 现金资产管理的内容 (1)库存现金的日常管理 (2)存款准备金管理 (3)同业存款的管理 第三节 贷款业务管理 一、贷款种类和政策 (一)贷款种类 1、?按贷款偿还期限分 ? 短期贷款(1年以下,包括1年) 中期贷款(1-5年,含5年) ?? 长期贷款(5年以上) 2、按贷款保障条件分 (1)?? 信用贷款 (2)担保贷款 指具有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作还款保证的贷款。 有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三类。 抵押贷款: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发放的贷款。 质押贷款:以借款人或第三人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3) 票据贴现 3、按贷款的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