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理工大学PLC课件第3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1.ppt

发布:2017-12-06约9.3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可编程控制器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主要内容: 第3章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 第4章 S7-200PLC的系统配置 第5章 S7-200PLC的指令系统 第6章 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 第8章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与应用 第3章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 本章要点: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特点、分类与发展 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可编程控制器的技术指标 3.1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早期的名称: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后来的名称:可编程序控制器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C 现在的名称:可编程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3.1.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与发展 一、 PLC的产生: 继电器控制: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但 体积庞大、故障高、功耗大、不易维护、改造与升级。 个人计算机:通用、灵活、功能完备,但抗干扰不强 单片机:用于工业控制还要附加一些配套的集成电路。 工控机:常用于实时性强、快速、功能复杂的领域但 价格昂贵。 PLC概念的提出: 1968年,通用汽车公司(GM)。该公 司提出用一种新型控制装置替代继电器控制。 一、PLC的产生 GM提出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以下条件: (1)编程方便,可现场修改程序。 (2)维修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 (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 (5)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 (7)输入可以用交流115V(美国电压标准)。 一、PLC的产生 (8)输出为交流115V,容量要求在2A以上,可以直 接驱动接触器和电磁阀。 (9)扩展时原系统改变最小。 (10)用户存储器至少能扩展至4KB。 根据这种设想,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 出了世界上第一台PLC,并在美国GM公司的汽车自动装 配生产线上试用获得成功。 二、PLC的定义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 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 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和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 时、 算术运算等操作命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 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系 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实质:专门为工业控制设计的计算机。 三、PLC的发展 1969-1972,PLC用磁芯储存器储存数据和程序,只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控制,只具有逻辑控制、顺序控制、计时、计数等功能。 1973-1975,PLC开始采用8位微处理器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能够实现数学运算、传送、比较、PID调节、通信等功能,从而使PLC成为计算机类产品。 1976-1983,PLC采用8、16位微处理器,甚至多微处理器作CPU,可以进行多种复杂的数学运算,具备完善的通信功能和较强的远程I/O能力,具有较强的自诊断功能并采用了容错技术。 1983-至今,PLC则采用32位微处理器,多PLC协作。 三、PLC的发展 PLC产品趋于向两个方向发展: 小型PLC: 体积小、功能强、速度快、价格廉的方向发展。 如OMRON的CQM1,SIEMENS的S7-200。广泛取代继 电器控制系统,用于单机控制和规模比较小的自动化 生产线控制。 三、PLC的发展 大中型PLC : 向高可靠性、高速度、多功能、网络化发展。 如OMRON的CV2000,SIEMENS的S7-400。不仅具有逻 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还具有数值运算模拟调节 实时监控、记录显示计算机接口数据传送等,而且还能 中断控制、智能控制、过程控制、远程控制等。通过网 络可以与上位机通信,配备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 统、彩色图像系统的操纵台,可以管理、控制生产线、 生产流程、生产车间或整个工厂,实现自动化工厂的全 面要求。 3.1.2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硬件方面:屏蔽、滤波、光电隔离、模块式结构。 软件方面: 对掉电、欠电压、电池电压进行自动检测。 监视程序的执行时间,防止死循环。 对程序进行检查和校验,发现错误立即报警并停止。 利用后备电池对程序和数据进行保护,防止停电时信息丢失。 3.1.2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2)灵活性强,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柔性 (3)编程语言简单易学。-梯形图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