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陆变迁第一次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6-04-12约2.5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陆变迁》第一次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 课时名称 本单元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的变迁”四部分。重点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判读等高线地形图。难点部分:地球仪、经纬网;能够将地形知识与抽象的地形图对应起来,并能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形判读。本单元共4节,每节分2课时,共用8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多动手、多探究、多讨论,主要采用探究活动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教知识点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内容: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 课时设计 说明 这节教材内容分三部分: 1、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原因);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的运动(板块构造学说)。 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从海陆变迁的一般现象入手寻求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尝试对现在海陆分布格局进行理论解释,向学生介绍了具有前后联系的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这样处理比较符由现象到本质、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教材列举了较多的实例,配备了较多的图片,旨在加强内容的直观性。因此在设计节课时注重了多媒体的运用,以及生活实例的介绍与动手实验的操作,意在让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学情分析 世界海陆分布的原因探究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就初中生的心理而言,本节内容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本节重在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树立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 (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课本图及多媒体图,熟练掌握各大洲的位置,再现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 (2)通过看课件,直接的了解板块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魏格纳的探索历程的探寻,学习他毕生追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2)通过海陆变迁的实例,树立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一)教学重点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分布ppt、学生动手实验等形式,通过小组交流和教师精讲点拨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可续行) 学习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评价及技术应用 导入新课 猜成语:[学生回答]这个故事描述的是成语“沧海桑田”,指海陆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在广泛比喻事物变化之快) 大陆漂移假说 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底发现的森林遗迹学生回答人类活动也是影响海陆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① 在东西半球图上,找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 ②用透明纸描出两个大陆的轮廓,标上洲名; ③沿线剪下来,变换位置拼一拼,说出你的发现。 各小组通过观察、拼合发现: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可以拼合起来。 【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交流并选出代表回答】 感悟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 发现问题——思考假设——寻找证据——科学论证。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相似;古老地层相似。 2.撕纸游戏: 为大陆漂移学说寻找证据。 过程:①把两张大小相同,内容不同的报纸重叠在一起,撕两下; ②同桌互换撕碎了的小块报纸; ③把撕坏了的两张报纸拼合完整。 【学生讨论后回答】不仅要根据他们的轮廓相吻合,还有纸上的文字也要一一对应。 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相似。 喜马拉雅山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图片 我国台湾海峡海底发现的森林遗迹的图片 海陆的变化除了受自然力作用外,还受什么作用的影响?荷兰的围海大坝 ①描出大致轮廓 ②相互合作,一起参与 ③剪时注意安全。 教师进行评价。 教师承转: 正是有了这一发现,才使人类开始关注海陆的变迁,并最终揭开了海陆变迁的神秘面纱。那么,是谁最早发现了这个现象呢? 设置问题导学: ①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谁,哪个国家的科学家?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是什么? 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④阅读与感悟:想一想: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受到哪些启示? 魏格纳为个人的假说寻找哪些证据?大西洋两岸海牛会游泳吗?鸵鸟会飞吗? 说一说,在游戏中,你依据什么把报纸拼合完整的? 点拨:其实陆地如同一本书,这本书的文字就是它的古老地层。 观察课本插图3—2—4,你有什么发现? 交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