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非洲(第2课时)(精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专辑(湘教版).docx
6.2.2非洲(第2课时)(精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专辑(湘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的第6.2.2节“非洲”,主要涉及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包括:
1.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畜牧业的影响;
2.非洲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3.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与各国之间的关系。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了解非洲大陆的基本情况,为学生后续学习非洲的其他方面内容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地理核心素养、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习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等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3.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人文素养:通过了解非洲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怀,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畜牧业的影响;
b.非洲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c.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d.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与各国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a.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非洲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学生难以理解不同地形、气候对农业、畜牧业的影响;
b.非洲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学生难以理解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何开发利用,以及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c.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学生难以理解非洲的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d.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学生难以理解非洲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与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非洲面临的经济发展挑战。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举例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畜牧业的影响;通过实际案例,讲解非洲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及其面临的挑战;运用数据和图表,展示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与各国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地球仪、地形模型、非洲地图等教具;
-学生用的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学习用品。
2.课程平台:
-教师准备的教学课件和资料包;
-学校提供的在线学习平台(如有)。
3.信息化资源:
-互联网上公开的非洲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数据和图表;
-与非洲相关的视频资料、纪录片等。
4.教学手段:
-讲授法:教师对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等内容进行讲解;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非洲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及其面临的挑战;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与各国之间的关系;
-地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非洲地图,分析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畜牧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首先,我会通过展示非洲的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对非洲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回顾已知的非洲知识。
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非洲的自然资源如何开发利用,以及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和数据,分析非洲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在自然资源的学习之后,我会引导学生转向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数据,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规律,并探讨这些特点如何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最后,我会讲解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与各国之间的关系。我会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非洲面临的经济发展挑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a.非洲野生动物保护:介绍非洲大陆上的野生动物种类、分布情况以及面临的保护挑战,如非法狩猎、栖息地破坏等。
b.非洲文化:介绍非洲大陆丰富多彩的文化,包括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让学生了解非洲的独特魅力。
c.非洲历史人物:介绍非洲历史上的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