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十一讲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1讲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一)适用学科初中数学适用年级初中一年级适用区域全国-人教版课时时长(分钟)120分钟知识点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分配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习目标1. 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
2. 进一步经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学习重点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工程及分配实际问题是重点学习难点寻找等量关系一天6只狼仔跟着狼妈妈正在找食物.他们来到一个小山头,四处观察,发现草原上有好多羊.“好肥的羊啊!够咱们吃几辈子了……”狼妈妈不由自主地说出声来.狼妈妈想考一考哪只狼仔最聪明.狼妈妈观察后对狼仔们说:“这里的羊共有780只,分成A、B、C三群,A羊群羊的只数是B羊群的2倍,C羊群羊的只数又是A羊群的5倍,试问A羊群有几只羊?谁先算出,且算法最简便,妈妈就教他如何捉羊.你们可以合作完成.”
聪明的你,能帮小狼快速的算出到底有多少只羊么?
知识讲解
1.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找出题中的______关系;
(2)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______是否符合方程,______是否符合实际;
(5)写出答案
2. 设未知数的方法
(1)设_____未知数,即问什么设什么;
(2)设_____未知数;
(3)设_____未知数,这时的辅助未知数可不求出.
3. 行程问题
基本的数量关系:
(1)路程=_______________ (2) 速度=________________ (3) 时间=___________
要特别注意:路程、速度、时间的对应关系(即在某段路程上所对应的速度和时间各是多少)
常用的等量关系:
(1)甲、乙二人相向相遇问题
①_______的路程+______的路程=总路程 ②二人所用的时间相等或有提前量
(2)甲、乙二人中,慢者所行路程或时间有提前量的同向追击问题
①甲走的路程______乙走的路程=提前量 ②二人所用的时间相等或有提前量
(3)单人往返
①各段路程______=总路程 ② 各段时间_____=总时间 ③ 匀速行驶时速度不变
(4)行船问题与飞机飞行问题
①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_______水流速度 ②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_______水流速度
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5)环形跑道问题
可看成相遇、追及问题来解决.
4. 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_______工作时间
经常在题目中未给出工作总量时,设工作总量为单位______.
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
5. 分配问题
这里的分配问题包括:和差倍分问题、配套问题、劳力调配问题、分配问题
(1) 和、差、倍、分问题(生产、做工等各类问题)
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思路为:设其中一份为 ,利用已知的比,写出相应的代数式。
常用等量关系:各部分之和=总量。
(2)劳力调配问题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
①既有调入又有调出;
②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③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3) 配套问题
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对配套的两类物体的数量关系。
(4)分配问题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从甲地到乙地,某人步行比乘公交车多用3.6小时,已知步行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公交车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设甲乙两地相距千米,则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
【变形1】某人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若每小时行15千米,可比预定的时间早到15分钟;若每小时行9千米,可比预定的时间晚到15分钟;求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例题2】
【题干】甲、乙两站路程为360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48km,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72km.
(1)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
(2)若慢车先开出20分钟,快车再出发,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多少时间追上慢车?
【变形1】甲、乙两地的路程为360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72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48千米.
(1)若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2)若快车先开25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时间两车相遇?
【例题3】
【题干】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两车相向而行.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2)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