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课件-传播的六种话语.ppt
第一节什么是话语研究一、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什么是传播?翻阅各种讨论传播的书籍,我们发现,对于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人们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当然,循着不同的界定,对于传播现象的考察也在不同的方向上展开。二、什么是话语研究简单地说,话语就是围绕着特定语境(context)中的特定文本(text)所形成的传播实践和社会实践。一、信息与交通运输的隐喻“传播是传递”的话语使用了一个隐喻,那就是传播就像物质(原子)的位移,有一个东西从传者那里转移到了受者那里。第二节传播是传递二、意义和语言的困境意义的传递,必须要经过一个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在传递过程中,我们首先将意义编码成语言符号或者非语言符号,然后传递给受者,后者再将这些符号按照自己理解的规则解释成意义。三、传播的理想与唯我论在传播过程中,“我”成为中心,“我”是否能被真正地理解,是传播成功与否的标志。这种关于传播的话语是启蒙时代以来,个人主义与理性至上的产物。“我”作为一个理性的个体,孤独地面对世界。一、控制论视角下的传播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共鸣,恪守“传播就是传递”观念可能导向唯我论的僵局,但是对于利益集团与商业机构来说,它们并不在意过程而在意结果,而且这样一种沟通不畅的状态正好给它们提供了机会。第三节传播是控制二、控制大众心灵传播学的诞生,也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这一话语兴起的产物。三、传播研究的产生与社会控制对传播现象首次开展的系统研究,就产生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传播研究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在传播的5W模式里,加入了“取得了什么效果”这个要素。这里的效果,是以传播者的意图实现与否作为标准。也就是说,传播活动以实现传播者有意图的控制为目标。一、游戏研究的两个传统无论是“传播是传递”还是“传播是控制”,都把功利性放在了第一位,把传播看做是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第四节传播是游戏二、传播:主观的游戏把游戏与传播明确地联系在一起的,是英国学者史蒂芬森。他的传播游戏理论虽然受到赫伊津哈文化人类学和历史研究的影响,但是他更多地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讨论游戏与传播的关系。三、传播游戏理论的启示史蒂芬森的传播游戏理论并不是一个很新的理论,而且也曾受到不少学者的误解。一、隐形的权力在《权力论》中,丹尼斯·朗把权力的定义扩大为三种:武力、操纵与说服。大众传播成为第三种权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五节传播是权力二、符号与权力权力的不平等由经济基础决定,但是却常常表现在语言和象征符号上。一些学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传播的语言交换上,把它看做是社会权力实施中介。三、常识中的权力女性主义的兴起让人们认识到,传播文本在对现实的表征(再现)中,还包含着对女性的压迫。我们的文化一直是在用男性的话语和男性的视角定义和解释所有的经验,而女性必须被迫使用男性的话语表达一切,男性的权力在这一过程中被合理化、自然化,女性则受到了排斥和贬低。一、基督教的撒播观念在“传播是传递”中,我们曾提到以“我”为中心的传播僵局。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如果我们不再以别人的理解一定要符合“我”的看法作为传通的标准,如果我们看到多样的理解所蕴含的积极因素,其中包含的平等与自由,我们对传播的理解就会进入一个新天地。第六节传播是撒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