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李世杰-第六章 RNA转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E. coli RNA polymerase E.Coli各σ识别的启动子的序列 3、 RNApol I启动子结构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目前了解较清楚的是人的RNA聚合酶I的启动子 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位于-45至+20的区域内,这段序列就足以使转录起始。 上游调控元件(upstream control element, UCE) ,从-180至-107,提高核心启动子的转录起始效率。 两个区域内的碱基组成和一般的启动子结构有所差异,均富含GC对,两者有85%的同源性。 三种 RNApol → 三种转录方式 三种启动子 → Ⅰ类 Ⅱ类 Ⅲ类 RNApol Ⅰ 核心启动子 上游调控元件 RNApol Ⅱ 帽子位点 TATA框 CAAT框 RNApol Ⅲ 下游启动子(内部启动子) 第一类: 含A框和C框 (5S rRNA基因) 第二类: 含A框和B框(tRNA基因) (1)RNA聚合酶I的转录起始 需要两种转录因子 上游结合因子(upstream binding factor, UBF) 选择因子1(SL1) 4种蛋白质组成,包括TATA框结合蛋白(TATA-binding protein,TBP) UBF:特异地识别核心启动子和上游调控元件(UCE) 中富含GC对的区域。 SL1:单独并没有识别特异DNA序列的功能,在UBF和DNA结合后,SL1才可结合上来。 只有当两种辅助因子与DNA结合后,RNA聚合酶I才能与核心启动子结合,从而起始转录。 λPhage的4个操纵元 阻遏蛋白操纵元 启动子 PM 左向早期操作元 PL 右向早期操作元 PR 晚期操作元 PR’ ? 抗终止的机制 依赖于噬菌体本身的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 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上游有抗终止信号(靠近PL 的nutL,靠近tR1的nutR nut—PN utilization) 抗终止蛋白和nut位点的结合,等待RNApol经过 时修饰RNApol的构象,拮抗寄主编码的终止蛋白ρ的活性,使之通过那些依赖ρ的终止子 Figure 22.25 The 3¢ and 5¢ cleavages in S. cerevisiae pre-tRNA are catalyzed by different subunits of the endonuclease. Another subunit may determine location of the cleavage sites by measuring distance from the mature structure. The AI base pair is also important. 其中,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在ρ因子存在时终止作用更为有效 各终止子由于序列不同而呈不同的终止程度,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途径 这一模式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个转录元里近基因的一个无义突变能阻止远基因的表达这一极性 现象 Pm---阻遏蛋白操纵元 RNApolⅡ的终止子类似原核生物不依赖ρ因子终止子 Klug等人发现,外加带有帽子的RNA能促进流感病毒RNA正链的合成 4、 除帽子结构外,Euk.的mRNA内部甲基化主要是m6A形式 与mRNA的寿命有关,poly(A)上有结合蛋白(PABP),但没发现其长度与寿命的相关性 缺失可抑制体外翻译的起始,酵母中PABP的缺乏能抑制翻译 加工过程主要是RNAseⅢ以及其他一些酶的作用 tRNA的内元均位于反密码环的3’端,与反密码子相距一个核苷酸(40/400), 长14~16bp,其中含一段与反密码环互补的序列-----------反密码环处形成一个与成熟tRNA不同的构象 3、拼接酶系识别的是二级结构(主要是反密码子的长度) 去除内元的内切核酸酶与其它参与tRNA转录后处理的酶不同,在每个切点上断裂磷酸二酯键后产生5‘OH和3’磷酸 两个tRNA半分子采取成熟tRNA分子的构象,但在反密码环上有一切刻 c、 保守序列的突变可终止拼接反应 ? 转酯反应是磷酸酯键的直接转移 U1和U2共同作用使内元的 5’端和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