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地矿业企业境外上市若干问题研究——M公司拟境外上市案例分析.pdf

发布:2017-09-14约6.85万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文摘要 加入 WTO 后,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进一步全球化、自由化。在 这样一个国际资本快速流通的有利环境下,我们看到的是资本流动和金融交易 在地域和疆界上日益模糊。优秀企业在境外上市成为了一种很直接、高效的融 资手段,从1993年青岛啤酒成功在香港H股上市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海 外上市以满足对跨国资本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在2004年之后形成了一股境外 上市热潮。 境外上市有利于上市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融资,打 破投资界限,享受到较低的资本成本,更好的保护股东权益和提高企业的知名 度。但相应的境外上市也有其弊端如企业必须接受更加严格的监管力度以及相 对较高的交易费用等,究竟是不是所有企业适合进行境外上市是一个值得关注 的问题。 一个企业在进行上市地点和上市时机的决策时需要进行怎样的考虑呢,在 企业上市之前又应当如何尽可能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价值从而制定合理的股票发 行价格呢?带着这些问题,结合M集团拟香港IPO项目的实际案例,论文深入浅 出的论述了如下在境外上市问题上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不同上市地点的优缺 点、在选择上市地点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国际资本市场的近况、上市时机与产 品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关系、如何运用现金流折现(DCF)法以及可比公司倍数 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等。希望通过论文的论述可以为其他企业在进行上市准备 的时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文主要介绍了如下内容:首先总结和回顾了境外上市地选择及企业价值 评估这两个方面的主要理论和现阶段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展开研究的理论基础。 接着从企业的现有情况谈起,逐步扩展到全球钼金属市场的概况,这样写的目 的是为了读者迅速掌握案例的背景信息,为后面展开企业境外上市的决策研究 做好铺垫。 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介绍了世界级大证券交易市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横 向比较,并对近年来在香港 H 股上市的一些企业的特点作了一定的回顾,充分 1 肯定了境外上市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结合 H 集团以国 际销售为主的企业特点和全球知名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在分析了该企业在各 大证券市场上市交易的利弊后,经过权衡最终得到该企业应当进行香港 H 股或 采取H+A形式进行上市融资的决策。 在确定了香港 H 股上市的主方案之后继续探讨究竟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上 市时机。要决定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期,首先要考虑现阶段资本市场的情况,以 及对于公司主产品钼金属的价格行情,以及结合该企业短期长期战略目标,在 未来钼金属价格会逐步回落的趋势面前,得出在06年下半年进行企业重组,07 年上市是最佳时机的决策。 在确定了上市时间地点之后,就要进行最复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那就是对于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根据估值测算大致的融资水平。首先论文对 于几种常见的估值模型进行了一一介绍,对于他们的特点和可操性进行比较, 最后利用当今最为流行和权威的现金流贴现法(DCF法)和可比公司倍数法对于 该公司的价值进行了精确的区间预测。在估值之前首先进行了诸如国家政策不 进行大型调整、忽略通货膨胀影响、企业保持现有生产能力等假设。 在 DCF 方法中主要是将其后每年的预测股权净现金流量按照计算出来的折 现率折算到期初,来估算企业的价值。主要运用的模型包括现金流折现模型: N -i 预测期股权现金流量现值= Σ R (1+r) 0i i=1 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确定折现率: r = r + β { r – r } 2 f m f 以及后续期价值测算的高登模型: V=CFi / (K-g)等 在可比公司法部分主要根据行业和规模在全球市场选取了20个左右的相关 公司,运用EV/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P/E(市盈率倍数)两个方法对 于企业价值进行估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