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简析经济适用房制度_以泉州经济适用房为例.pdf

发布:2017-06-20约7.0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1 年第1 期(总第67 期) 简析经济适用房制度 ——— 以泉州经济适用房为例 郑冰京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 350007) [摘要]经济适用房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关注,在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 问题,本文试分析其中购买对象界定不明、并不适用、房价失控等问题,并提出一些改革的 建议,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经济性;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F29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566 (2011)01-0079-03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住房政策从建设和发展城镇住房,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改善人 民居住环境等,经历了30 多年的发展历程。1998 年以取消福利分房为标志的中国住房制度 改革拉开序幕,经济适用房也由此进入中国城市居民的视野。从最初的 “建立和完善以经济 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到2003 年以后定位为 “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 近年来,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加快,2008 年全国经济适用房新开工9000 多万平方米,竣工 6000 多万平方米。本文试结合泉州市的经济适用房现状,分析经济适用房政策在实施中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购买对象界定不明。国务院1998 年23 号文件规定,经济适用房的购买对象是中低收 入家庭。那么对界定家庭收入情况就成了经济适用房定位的关键。就整个社会来说,目前没 有一个权威的部门来制定家庭的收入标准,金融机制的不完善使得个人经济收入的多少难以 界定,这就为政策执行留下了很大的漏洞,使得拥有价格优势的经济适用房面对大量的购买 者。如在泉州的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中,符合条件的人占了80%,仅按收入的多少来判定 会增加大量的购买群体。很多中低收入的家庭在众多的购买者中很难摇到号。而且一旦面对 不同需求的群体,在经济适用房的面积建设上也会出现偏差,来满足一些中高收入家庭集团 的需求。另一方面,购买者中中低收入者比例并不大,中低收入家庭有的摇不到号,有的是 摇到号了却仍承受不起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从而使国家有关经济适用房的政策不能有效地贯 彻,经济适用房的经济性未发挥出来。 2.经济适用房并不 “适用”。为了保证经济适用房真正提供给中低收入家庭,我国有关 经济适用房的政策制度不仅对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对象有所限制,而且对面积也做出了规定。 如2004 年出台的 《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 “经济适用房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 [ ] 1 中套住房面积控制在80 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积控制在60 平方米左右。” 2007 年11 月 31 号颁布的 《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 再次强调,经济适用住房单套的建筑面积控制在60 平 方米左右。但有些地方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把经济适用房搞得与普通商品房差不多。在许 2010-10-09 [收稿日期] 郑冰京(1976—),女,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学。 [作者简介] - 79 - 多地方的政策中,没有对经济适用房的建筑面积作 于无力再支付装修费用而只能望 “房”兴叹! 出严格而明确的上限规定,许多开发商为了得到更 二、关于经济适用房改革的建议 多的经济利益,往往把经济适用房的面积建得很 1.合理界定受益对象的收入标准,真正体现经 大,以此来降低成本,以至于目前市场上有的经济 济适用房的经济性。为确保经济适用房供应对象的 适用房建到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