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与窦性心律震荡相关性探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心力衰竭与窦性心律震荡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与窦性心律震荡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心律震荡起始、震荡斜率值为依据,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2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展开生化检验、动态心电监测、超声心动图检查、6 min步行试验值检查及QRSD测量,并进行随访。对所有受试者的各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寻找慢性心力衰竭与窦性心律震荡的相关性。结果 经统计发现,慢性心衰患者与对照组HRT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出,慢性心衰组震荡初始值、脑钠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QRSD等指标检测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①基本心率非窦性,并且合并出现包心房扑动、房室阻滞等心脏疾病的患者;②无明显的室性早搏、恶性心律失常,或者是合并出现瓣膜病变的患者;③电解质紊乱,或者是累及其他脏器出现严重病变的患者
1.2方法
生化检验:采集受试者晨起空腹静脉血,共计7 ml,5 ml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展开三酰甘油、胆固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肌酸激酶、心肌肌钙蛋白Ⅰ进行测量,另外2 ml血液标本经全自动化学分析仪经MEIA法展开脑尿钠肽(BNP)水平检测
动态心电监测:在患者入院后,48 h内给予其佩戴Holter动态心电记录仪,经Holter Top Version 软件对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和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NN)进行分析
超声心动图检查:经我院现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进行各项检测,采取Simpson法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计算,以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推荐的标准为依据,对患者展开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测量
QRSD测量:经16导心电图仪对V5导联上最宽磁共振血管造影(QRS)值进行测量,此为QRSD值
6-MWT检查:嘱咐患者在没有倾斜角的地面上,竖直快速行走30.5 m,对6 min时的行走距离进行测量
随访:在患者出院时,留下电话,及时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若是在随访期间内,发生SCD,则视为心血管事件终点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以P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一种严重心脏器质性病变,心肌会出现低灌注、低搏出、重构、心肌扩张、坏死、纤维化以及凋亡等现象[9]。并且,心肌感受器末端发生受损、变形,迷走神经、交感神经传入的紧张性激动也会超出正常的水平。研究证实,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血压变化所导致的压力反射,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抑制,很有可能会导致压力反射迟钝。室性期前收缩代偿期明显延长,心室充盈期也会变长,而后第一个窦性周期动脉血压也随之升高,压力反射的作用下,会造成窦性心律减速[10-12]
本研究中,对慢性心力衰竭与窦性心律震荡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发现,慢性心衰组与对照组窦性心律震荡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出,慢性心衰组TO、BNP、LVEDD、QRSD等指标检测水平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但同时TS、SDNN、LVEF、6-MWT值则较对照组低,除此外,心衰患者中,高危组与低危组窦性心律震荡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随访期间,显示出高危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除此外,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也表现出高危组高于低危组,与相关文献[13-17]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窦性心律震荡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将窦性心律震荡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个重要临床检测指标,也可作为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方爱娟,刘莹,周铭,等.Holter对OSAS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及心律失常的监测[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1):87-90.
[2]滕丽莉,赵荫涛,邵莉,等.鱼油对阿霉素诱导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结构和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083-1085.
[3]牛月华.Rho激酶抑制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疗效观察[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3(3):312-314.
[4]王兴德,韩晓勤,谷守明.动态心率震荡与慢性心衰预后指标的相关性[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20(6):415-417.
[5]杨立杰.心率震荡的检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意义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28):90.
[6]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