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doc

发布:2017-06-10约2.38万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 郑和远航 教学目标: 1、 认读6个字。 2、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和收集到的资料,理解重点段落的意思。 3、 了解郑和首次远航的壮观景象,产生民族自豪感。 4、 教学重点:了解郑和首次远航的壮观景象,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交流收集的课外资料。分清主要、次要的内容。 二、自学: (一)默读课文,找出概括性评价郑和远航的段落。 (二)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向我们具体介绍郑和远航的? 三、交流:结合课文中第1至第6自然段的内容理解。 四、补充资料,理解意思。 (一)先从课文中照相关的内容:课文是这样讲的: (二)补充课外资料。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语文实践活动3 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整理,语文能力的相关训练。 课时安排:2课时(不包括作文) 第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辨析易混字,再组成词语。 训练过程: 1、 学生独立完成。 2、 照顾差异后进生板书。 3、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大家作具体讲解。纠正出现错误的地方同时说说自己辨析的方法。互相借鉴。 4、 时间允许,课以补充相关的练习。 二、巩固对成语意思的理解。 1、 学生独立填空,完成练习。 2、 板书填写的内容。大家共同订正,讨论为什么写这个字引导学生据意定字。 3、 补充本单元中其他四字词语。 三、巩固标点符号。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在此基础上,大家交流自己的答案,互相订正。 3、 自己总结冒号引号几种不同的使用情况。 四、选择近义词语填空。 1、 学生独立完成。 2、 交流讨论。 五、作业布置:练习册练习。 第 2 课时 教学过程:阅读练习 一、回忆,独立阅读,完成短文练习的几个要求。 二、学生独立完成阅读和课后练习。 三、逐题交流讨论,讨论正确答案,交流得出正确答案的过程。 教师注意引导: 第一题课文讲述的事情要注意全面、准确、简练。 第二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和体会。 第三题要特别注意阅读的好习惯和好方法。 第四题按要求严格训练。 四、作业布置:每日练习。 习作: 练习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1、 通过习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2、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读后感” 从三个字中破解, “读”与“感”的关系。 二、交流:自己是怎样写好读后感的?(优等生可以介绍自己好的经验和做法。) 教师加以总结和引导:要充分的读、深入地想,用心体会,真实记录。 三、回忆: 1、 读后感的基本格式。 2、 每一部分的基本要求。 四、自己准备: 1、 那篇课文给自己的感受最深刻? 2、 读读这篇文章,想想“感点”即:哪一点令自己最受感动? 3、 构思自己这篇读后感的写作思路以及结构安排。 4、 有问题提出质疑。 五、学生动笔独立习作。教师巡视答疑。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4篇课文《古诗四首》《〈三字经〉节选》》《寓言二则》《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以及“语文实践活动4”。 单元重点:把握阅读古诗文的方法,想象情景,体会情感(理解寓意、积累谚语) 课时安排: 《古诗四首》 三课时 《〈三字经〉节选》》 三课时 《寓言二则》 两课时 《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 一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4 四课时 17、古诗四首 教学要求: 1、学会10 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单“单chán)。 2、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每首诗描绘地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本课我们一起要共同四首古诗,通过预习你对这四首古诗有了哪些了解? 本课共有四首古诗,其中三首诗是唐诗,一首是宋诗。《少年行》描写人物。《马》借物咏志。《望洞庭》描写洞庭风光。《游园不值》是描写早春美丽景色的诗。 二、初读自学: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用看注解、查字典的方法读通诗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这四首古诗各自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少年行》 (一)读 出示《少年行》,自读本首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教师范读,注意听停顿。 学生仿读,注意读正确流利。 (二)议 王维的《少年行》是一组诗共四首,课文选入的是第三首。“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自己边读边思考:下列词句的意思。 一身:一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