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联盟]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doc

发布:2016-06-03约4.28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掌门1对1教育 高中物理 绝密★启用前 晋江市首峰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理科)试卷 命题人:林志强 审题人:朱必果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写在密封线以内对应框中。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对应答题处。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如图,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 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它们间的静电引力为F.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它们间的距离变为2r,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将变为( ) A.B. C. D. 3、关于与下列说法中,的是( ) A.由公式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电场力成正比,与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B.由公式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C.在公式中, E是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场强D.只能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而可用于任何电场。 4、正电荷q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P点向Q点做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越来越大,那么可以断定,它所在的电场是下图中的哪一个图(  ) 在下图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的是(  ) 6、如图所示,a、b为某电场线上的两点,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是把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把负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C.把负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D.不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从a移到b电势能逐渐降低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三点.设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在C点无初速地释放正电荷,则正电荷向运动,电势能减少 B.若在C点无初速地释放正电荷,则正电荷向B运动,电势能增加 C.若在C点无初速地释放负电荷,则负电荷向运动,电势能增加D.若在C点无初速地释放负电荷,则负电荷向A运动,电势能减少如图是某一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点电荷带负电 B.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C.a点和b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D.a点的电场强度于b点的电场强度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与B相距5cm,电源电压为10v,则与A板相距1cm的C点的场强为() A.1000V/mB.500V/m C.250V/mD.200V/m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为E,A与B两点间的距离为d,AB与电场线夹角为а,则A与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A.EdB.Edsinа C.Edcosа D.Edtanа 11、根据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器带电荷量越多电容也一定越大, B.电容器不带电时,其电容为零 C.两个电容器的带电荷量相等时,两板间电势差较大的电容器的电容较大 D.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是否带电无关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 A.只要有电压加在物体的两端B.必须保持导体两端有电压C.只在导体两端瞬时加电压D.只要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导体的电阻是0.04导体的电阻是25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 时,导体两端的电压2.5 V 14、电路中有一段金属丝长为L,电阻为R,要使电阻变为4R,下列可行的方法是() A.将金属丝拉长至2LB.将金属丝拉长至4L C.将金属丝对折后拧成一股D.将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一个电动机,线圈电阻是0.5 Ω,当它的两端所加的电压为220 V时,通过的电流是6 A,这台电动机每秒所做的机械功是(  ) A.1320JB.18JC.96800JD.1302J A.P=3.6×750=2700W B. P=3.6×750×10-3=2.7W C.P=4.2×750=3150W D. P=4.2×750×10-3=3.15W 17、有两个白炽灯A“220 V,100 W”和B“220 V,25 W”,A和B串联在电路中,(  ) A、白炽灯A.2Ω、RB=8.8Ω B、白炽灯A白炽灯A更亮 D、白炽灯A 18、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是(  )A.I1=        B.I1= C.I1= D.I1= 如右图所示电压U V不变,R1=R2=,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1,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I2分别为 (  ) A.I1I2=6A B.I1I2=6A[来源:学|科|网Z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