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春天里的发现读写训练目标-BurlTreen.DOC

发布:2018-05-30约6.22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读写训练基本目标 第一单元 《美丽的秋天》 【单元目标】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写的画面,感受秋天的美丽。 2、主动积累课内外描写秋天的优美词句。 写话目标 练写比喻句,把景物特点写具体。 【课时目标】 识字一 阅读目标 1、借助图片了解词义,能够积累背诵文中描写秋天的词语。 2、拓展积累课外描写秋天的词语。 写话目标 从积累的词语中选择1—2个想象画面写一句或一段话。 1秋天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写的画面,感受秋天的美丽。 2、了解课文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秋天的,主动积累课内外描写秋天的优美词句。 写话目标: 仿照 “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写一句话,能把景物特点写具体。 2我的画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落叶、草坪、桂花、果园等景物的样子,感受秋天的美丽。 2、了解课文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的,主动积累课内外描写秋天的优美词句 说话训练目标: 学习按照“先画、再画、还画、还要画”的顺序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说自己画的秋天。(有能力的也可仿写。) 3植物妈妈有办法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不同方法,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其他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写话目标: 积累AABB型词语,并主动运用到说话、写话中。 4古诗两首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古诗所描写的画面,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熟练背诵古诗。 2、拓展诵读《经典诵读》里面的古诗,并能主动积累课外描写秋天的古诗。 写话目标: 能根据《山行》这首诗想象画面,写一段话。 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单元目标】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文中人物情感。 2、借助联系生活、造句等方式了解词语意思。 写话目标: 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词组,并试着运用到写话中。 【课时目标】 识字二 阅读目标 1、关注短语中的动词,运用动作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熟记文中短语。 2、拓展积累短语,如:练书法。 5一株紫丁香 阅读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2、运用做动作、联系生活的方法了解“踮起、疲倦、挂牵”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6我选我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王宁真心诚意为同学服务的精神。 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静悄悄”“愣住”的意思。 写话目标: 仿照课后“读读说说”的样子,练习写句子。 7一分钟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元元的心情,感受时间的宝贵。 2、能找出文中重复出现的两句话,在朗读中,体会元元懊悔的心情。 说话训练目标: 说说你生活中珍惜时间或者浪费时间的小故事。 8难忘的一天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我”及邓爷爷的词句,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以及邓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之情。 2、积累课后修饰性的词语。 写话目标: 选择课后修饰性词语进行写话练习。 第三单元 《热爱祖国》 【单元目标】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美丽、伟大。 2、用符号标注的方式画出重点词句,通过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了解词语意思。 写话目标: 积累词语,能从积累的词语中选择1—2个想象画面写一句或一段话。 【课时目标】 识字三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借助拓展资料的方式了解“神州、华夏“的意思,通过图片演示的方法感受“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壮美,了解“朝夕“的意思,激发爱国之情。 9欢庆 阅读目标: 用符号标注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想象“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旗帜”等词组所表现的画面,感受丰收、壮观的节日景象,读出喜乐、欢庆的气氛。 写话目标 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能从积累的词语中选择1—2个想象画面写一、两句话。 10北京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符号标注出描写北京的重点词句,感受祖国首都的美丽。 2、通过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了解“矗立、川流不息、绿树成荫”等词语的意思,借助拓展阅读读本对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加以巩固。 写话目标 积累四字词语,能从积累的词语中选择1—2个想象画面写一句或一段话。 11我们成功了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符号标注出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人们自豪、激动、欢乐的心情。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的方式了解“不约而同、聚集”等词语的意思。 写话目标 用“不约而同”写一两句话。 12看雪 阅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体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