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九下历史第34单元复习提纲.doc

发布:2016-07-02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知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10课 冷战”与“热战” 1、冷战的含义: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被称为“冷战”。(只要理解就行,不需要背诵) 2、冷战的对象: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3、冷战的原因(背景):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力量也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才推行。 4、冷战的形成过程: ⑴序幕: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⑵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间“冷战”正式展开。 ⑶冷战的表现: ①政治方面——出台“杜鲁门主义”。 ②经济方面——实施“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③军事方面——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又称北约。 ⑷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也就解体,标志“冷战”结束。 5、冷战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6、冷战的影响:形成了两极格局,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发展。 7、两极格局的发展: ①形成——1949年北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的建立;这两个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 极格局的形成(1955年正式建立)。(两极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②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8、热战的表现:(1)1950年的朝鲜战争;(2)1965年的越南战争。 9、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时 间 形成的世界格局 一 战 后(1918年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 战 后(1945年后) 雅尔塔体系(即两极格局) 苏 联 解 体 后(1991年后) 多极化趋势(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局面) 第11课 梦幻超级大国 1、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战后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①经济发展迅猛;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投资加大、跨国公司发展迅速; 3、现代音乐的发展变化:20世纪初爵士乐在美国出现;到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兴起。 4、20世纪电影业的发展: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称雄于世界电影王国,有“梦幻工厂”的称号。主要特点是高科技的运用。 5、全世界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奥斯卡金像奖(又叫学院奖,延生于美国的好莱坞) 6、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点(重点):农业。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⑴经济:农业——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等。 ⑵政治:反对个人崇拜、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3、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的成效,但从总体上讲,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二、匈牙利改革---消费者的天堂 1、领导人:卡达尔。 2、内容是:经济上,主要是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政治上,政府注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3、匈牙利改革的作用:改革使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国家政局也长期保持稳定。成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三、苏东国家改革 1、时间:二战后,20世纪五六十年 2、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3、启示:①改革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实是求是,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发展经济要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第13课 挑战“两极” 一、欧洲的联合 1、欧盟成立的原因:避免战争,发展经济,维护之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2、欧盟形成的过程: ⑴欧洲共同体的雏形:1952年欧洲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⑵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