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骨与关节伤病术后的康复护理.doc

发布:2018-05-20约小于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骨与关节损伤术后的康复护理 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经常需要手术解决,手术后的功能康复通常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与伤病造成的功能障碍共存较长一段时间。因此除进行专门的治疗外,患者自己的主动护理及家属对患者的护理也是重要的部分。 在家庭中的康复,实际上是一种治疗和护理同时进行的过程,主要针对身体的功能障碍,目的在于促进患者尽快并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并利用残余功能发挥代偿功能。包括了专业医务人员、患者本人、家属及社会的参与。 一、手术期间的心理护理 手术对于一般患者是很重大并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情。患者经常会担心手术能否改善症状,担心手术后的疼痛,手术麻醉等因素是否安全,以及手术后能否恢复功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运动等等。 这时如果家属不能端庄心态,去体贴、关心、安慰、鼓励病人,不但不能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反而可能加重患者对于手术的顾虑,不利于患者接受手术并在术后尽快恢复功能。 比较好的方法是患者自己与家属一起,通过询问医护人员,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明确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及治疗的效果和不做手术的危害。在家属的帮助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并能主动积极的配合各项治疗以取得最好的疗效。 二、术后疼痛的护理 首先要明确疼痛是手术后的一个必然过程。同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主观症状。疼痛的轻重程度不但和手术的复杂程度以及损伤的轻重等有关,还和每个人对于疼痛的敏感程度有关,甚至和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不要认为疼痛越重就是问题越大越严重,更不必与其他患者比较。同样手术后不同人因个体差异不同,疼痛的程度和部位都不尽相同,没有比较的意义。同时不要过分恐惧或焦虑。 一般来说在术后48小时内疼痛明显,疼痛的必然及疼痛的规律,对疼痛有思想准备,焦虑及紧张,放松,聊天、听音乐、看电视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