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及化妆品主要违法情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安全问题
保障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安全问题,促进保健食品和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增加民众对政府认同感的事业。着力解决好当前生产流通环节存在的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存在的非法添加、制售假劣、无证经营和虚假宣传等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保健食品和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工作和责任。我们必须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这些非法事件。
为进一步强化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督促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增强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规范生产经营,净化市场秩序,杜绝违法添加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我们必须清楚了解保健食品和化妆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保健食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非法宣传
违法保健食品经销商常以免费体检、免费体验、专家授课、上门推销和现身说法等形式向消费者强硬推销其保健食品。其主要抓住消费者信息不足、缺乏正确理性判断以及对健康的迫切需求的心理来获利。宣传的时候经常出现夸大保健食品功效,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概念,不科学表示产品保健功能和适用范围、暗示具有疾病治疗作用和虚高价格等情况。例如北京科华亿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证件持有人)的保健食品“香菇牌香菇菌丝体液”(卫食健字〔2001〕第0121号),其批准的保健功能为“免疫调节”。广告宣称“喝了2个月后,血糖稳了,血压好了,腿也不抽筋了,关节也不疼了;喝了两年没有得过感冒”等。保健食品经销商对保健食品的功效、禁忌和不能代替药品等作用并未提及,导致了部分消费者把健康寄托在保健食品上,生病不吃药而服用保健食品,非法宣传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已成为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隐患。
二、非法添加
非法商人常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成分,以达到非法获利的目的。例如在保健食品中添加铅、西地那非、他达拉非、西布曲明、酚酞。化妆品中汞超标,非法添加甲醛、氢醌、苯酚、氯霉素、甲硝唑等。2014年10月22日,西安市沣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安高新分局捣毁一非法生产保健食品窝点案。现场查获标示为大中华生物化学研究有限公司的 USA强根TM草岑香牌保尔胶囊、台州市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双宝清糖健和牌茗阳胶囊”“化糖通脉健和牌茗阳胶囊” 西宁康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化脂降压福源牌藏雪宁胶囊”等16种保健食品及普通食品150箱,涉案金额260余万元。
三、假冒产品
不法商贩通过淘宝等购物网站销售假冒保健产品。例如2013年的9.30特大系列假冒伪劣减肥产品案件,该系列团伙主要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向消费者兜售含有危害人体成分的减肥产品。假冒伪劣减肥产品中,大部分是无证商贩在地下加工厂生产,有的以保健食品名义却无任何保健食品文号,有的标示虚假、无效文号,有些以药品名称对外销售。据了解,此系列犯罪团伙主要以购进含有添加成分(如:西布曲明、酚酞等)的减肥药药粉和中药材原料,并购买胶囊壳、药瓶、纸盒、说明书、防伪码等包装材料,生产出减肥药胶囊的成品、半成品对外批发销售;或是从上家购进已非法添加成分的半成品后自设品牌,定制包材,二次包装后对外批发销售;还有境外购买然后非法入境后销售;也有通过网络、药店、美容店进行转售等四种方法作案。
更甚者犯罪分子假冒进口保健食品。例如:2010年8月,犯罪嫌疑人庄某、张某相互勾结,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保健食品。该二人从广州等地大量购进液体钙、鱼油等50余种廉价保健品原料,私自刻制“美国健安喜国家生物科技集团公司”、“美国康龙国际制药集团公司”等数十枚印章,并找人印制标有“健安喜”等商标的产品包装盒、标签等,在厦门市翔安区一简易铁皮房内包装为成品,冒充进口保健品。在此期间该二人陆续招聘数名业务员通过参加全国各地的药品展销会、交易会等方式,获取代理商等渠道信息,大肆拓展业务,2011年2月又注册帝某某(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该公司为幌子经营保健品。经随机抽样检测其中部分产品成分含量,发现均为伪劣产品。 四 、非法经营
社区、会议礼堂、广场往往是保健食品推销商钟情的地方,借着人流量多,或人员结构偏老年人更容易上当等原因招揽消费者,加上这些地方监管多头,容易出现监管真空。所以,他们不惜支付重金在这些场地推销保健食品。例如深圳市缘康百年贸易有限公司以免费体验和免费旅游等手段骗取老年人的信任,中途以发放小礼品、测试通过就打折等手段留住消费者,然后高价向老年人推销其保健食品。执法人员对该公司经营场所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场查获标示为“水黄金口服液”的保健食品十余箱,“水黄金口服液”的销售收据多份。经查,该公司未取得保健食品经营许可证,他们抓住中老年人体弱多病、渴望健康的心理,以赠送礼品、组织免费旅游等手段获取老年人的信任,然后通过夸大宣传,诱使老年人们高价购买他们的保健食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