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公民的政治认同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视角的开题报告.docx
全媒体环境下公民的政治认同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视角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全媒体时代。这一时代的特点是媒介形式、媒介平台、媒介内容不断多元化和细分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便捷。但同时,全媒体时代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公民在政治认同建构方面面临着较大困境。
在全媒体时代,公民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媒介,在很多情况下,媒介传递的信息也存在着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表达。在此背景下,公民的政治认同被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政治认同的确立过程不能简单地单靠某一形式的媒介进行,需要多个媒介的协同互动,使得认同能够在不同媒介之间进行转换和升华。另外,全媒体时代还带来了一定的信息过载,媒介中存在着大量冗余、重复和虚假信息,这些信息会干扰或阻碍公民的政治认同建构。
二、研究意义
政治认同是一个集体的、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过程。公民在政治认同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治认同的建立可以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增加政治稳定性,同时也对国家的政治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研究全媒体环境下公民的政治认同状况和影响因素,对于建立具有现代意义的公民政治认同体系,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1.全媒体环境对政治认同的影响。通过对全媒体环境下公民的政治认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不同媒介形式、媒介平台的政治认同塑造效应,分析政治传播和政治互动在全媒体环境下的特征和规律,并揭示政治传播的形式、内容和主体的变化。
2.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认同建设中的作用。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媒体环境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探讨如何通过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公民的政治认同感,提高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为政治建设提供思想引领和道德支撑。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领域方面的文献书籍,以资料法来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归纳。
2.实地调查法:在全媒体环境下,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式,收集公民的政治认同情况,了解媒介在公民政治认同塑造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3.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政治认同情况的分布和趋势。
四、预期结果和结论
预期结果:
1.得出全媒体环境下公民的政治认同情况和变化趋势。
2.揭示全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认同建设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还可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3.对政治传播、政治互动、政治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结论:
1.全媒体环境下影响公民政治认同的因素主要有政治信息的多元表现、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公民政治参与度的提高。
2.在全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认同建设中是必要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突出民主与科学、文化与伦理、思想与行动、组织与制度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从中发现更好的建设路径。
以上为开题报告的初步框架,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