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三物理教案第十三章热和能导学案1-3节.doc

发布:2015-09-03约8.0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型 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 分子热运动 一、学习先知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宇宙世界的组成及物质的构成。2.通过课本三种物质状态模型形象地了解三种物态特征。3.了解分子运动论的三条内容,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理解扩散现象,会解释日常现象。4.能知道课本的各个小实验说明或验证了什么。 (二)自主预习: 学生阅读课本P26-P27,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它的大小通常以_________作单位来量度,我们一般用_________来观察它. 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固态物质的特点是什么?液态物质的特点是什么?气态物质的特点是什么?在课本上找出来并用铅笔划出来.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如何变化?是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此特点?如果不是,你能举个反例吗?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又如何变化? X| k |B| 1 . c|O |m 二、导学环节 仔细阅读课本P29,从图11.2-1、图11.2-2以及图11.2-3演示的四个实验(包括第一段的实验)中体会什么样的现象是扩散现象?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举出具体扩散现象的实例吗? 讨论:图11.2-2及图11.2-3中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物质放在底部,倒过来行吗?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 阅读课本P30中间部分,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猜测一下课本演示实验中,哪杯水中扩散现象快,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 前面几个实验能否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扩散现象还能说明什么? 什么叫热运动?它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新- 课-标 -第 -一-网 阅读课本P30下半部分至P31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图11.2-5的说明说明了什么?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为什么? 结合图11.2-6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存在形式 三、当堂检测 1.固体、液体、气体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由小到大排列的次序是_________. 2.围绕太阳运行的九大行星中,轨道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轨道离太阳最远的是_______,地球处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_______条轨道上. 3.将以下内容根据物体尺寸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①地球②生物体③银河系④太阳系⑤分子⑥原子核⑦细胞⑧电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按物态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_______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__力 6.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 7.“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 8.晚上在屋里点燃一支蚊香,很快整个房间都可以闻到它的气味,这是气体的______现象,温度越______(填“高”或“低”)这一过程越快. 12.下列事件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扫地时,灰尘四起 B 花开时,花香满园 C 下雪时,雪花飘飘 D 刮风时,黄沙扑面 13.把两块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A 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 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大于斥力的程度. 15.把磨得很光得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很难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一现象说明了( ) http://www.xkb 1.com A 固体由分子组成 B 固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斥力 17.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B 两瓶气体,抽掉中间的隔板后气体逐渐混合 C 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不同 D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四、学生/教师反思: 课型 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 内能 一、学习先知 (一)学习目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