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测量学基本知识.ppt

发布:2017-02-06约3.47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1 绪论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1.2 测量学学科分类 01 绪论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1.3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4 发展 先行性 基础性 精确性 0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2.1 大地水准面 2.2 参考椭球体 0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2.1 大地水准面 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称为大地水准面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 0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2.2 参考椭球体 通常所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实际上就是以参考椭球体的半长径、半短径和扁率来表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推荐的数据为:半长径6378140米,半短径6356755米,扁率1∶298.257。1980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推荐数据为:长半轴a=6378137,短半轴b=6356752,扁率α=(a-b)/a=1:298.257。而中国在1978年推测的数据为:a=6378143,b=6356758,α=1:298.255。 测量中取大小和形状与大地体最为密合的旋转椭球体代替大地体,定位後的旋转椭球体,成为参考椭球体。 一个国家和地区为处理测量成果而采用的一种与地球大小、形状最接近并具有一定参数的地球椭球。 03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3.1 测量坐标系 3.2 地面点的高程 03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3.1 测量坐标系 3.1.1 大地坐标 当点在参考椭球面上时,仅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表示。大地经度是通过该点的大地子午面与起始大地子午面(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之间的夹角。规定以起始子午面起算,向东由0°至180°称为东经;向西由0°至180°称为西经。大地纬度是通过该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规定由赤道面起算,由赤道面向北从0°至90°称为北纬;向南从0°到90°称为南纬。大地高是地面点沿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03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3.1 测量坐标系 3.1.1 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 目前,我国经常使用的坐标系有: (1)1954年北京坐标系 大地原点在苏联,将与苏联大地网联测后我国东北边境的三个点的坐标作为我国天文大地网起算数据,然后通过天文大地网坐标计算,推算出北京一点的坐标,故命名为北京坐标系。 (2)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采用1975年国际椭球,大地原点在陕西省永乐镇,椭球面与我国境内的大地水准面密合最佳。 (3)WGS-84坐标系 是世界大地坐标系统,其坐标原点在地心,采用WGS-84椭球。 03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3.1 测量坐标系 3.1.1 地理坐标系——天文坐标 03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3.1 测量坐标系 3.1.2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投影—— 03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3.1 测量坐标系 3.1.2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投影带的划分 03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3.1 测量坐标系 3.1.3 平面直角坐标系 03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3.2 地面点的高程 地面店的高程是指地面店到基准面的铅垂距离。 3.2.1 绝对高程 3.2.2 相对高程 3.2.3 高差 03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3.2 地面点的高程 3.2.1 绝对高程 绝对高程(或称海拔),是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我国在青岛设立验潮站,长期观测和记录黄海海水面的高低变化,取其平均值作为绝对高程的基准面。 03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3.2 地面点的高程 3.2.2 相对高程 在局部地区,当无法知道绝对高程时,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程,又称为假定高程。 3.2.3 高差 高差是两点间高程之差。首先选择一个面作为参考面(一般选择地面),然后测出两点相对参考面的高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