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发布:2020-02-21约2.5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4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常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探究活动中正确掌握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的美,增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85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实践的活动中,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 (2)会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互助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并会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性质求未知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动手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法、操作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用具:课件、量角器、纸片、三角板、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激趣引课 (1)复习角,出示不同类型的角。 (2)课件出示几个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按角的特点分类进行别辨别? (3)故事 ——当小法官,解决矛盾? ①有一天,这个三角形家族的三个人产生了矛盾,顿角三角形说我的内角和最大,直角三角形说我的才是最大的,锐角三角形说不一定,我的才是最大的,大家来比一比。 ②解决矛盾 他们到底谁才是正确的呢?(为什么) (4)揭示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标题) 二、自主探究 掌握新知 (一)首先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 (1)引导学生指出三角形的内角。 (2)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上台指出),并使其三个内角闪烁。 (3)讲述:三角形内的三个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为了更好描述,我们把它标为∠1、∠2、∠3,那么三个内角度数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 (要判断他们的大小必须算出他们每个角是多少度才行,所以你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他们的大小呢?) “量一量”(每一个小组量出任意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并用量角器量出各个角的度数)。 (4)加一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并填好表格,再汇报展示。 (由于学生的测量误差可能一些不同但大家的结果都在接近180度) (二)动手证明感知规律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吗?同学们会用什么方法推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引导激发学生用折拼、撕拼等方法证明) (2)各小组用撕拼的方法推算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 (3)分组汇报,概括结论。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再由这个结论引出折一折的方法再次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总结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三)课件演示概括规律 (1)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出撕拼法、折拼法的证明过程。 (2)同学们用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三角形,通过实验证明得出这样三个结论(课件出示以上三个结论)。 (3)课件出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 用这个结论去解决开始的矛盾,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不能争吵,应该想办法解决矛盾。 (四)运用内角和性质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1)我们知道三角形不论形状、大小如何变化,内角和总是180度。如果我们知道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算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吗?请大家试一试。 课件出示例题: ? 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的度数? 解: 180°-140°-25°=40°-25°=15° 或 180°-(140°+25°)=15° 答:∠2的度数为15°。 ? 已知∠1=75°,∠2=35°,求∠3=? 解:180° -75 ° - 35°=70° 或 180° -(75 ° + 35°)=70° 答:∠3=70° 三、巩固运用 内化新知 (1)交通警示牌“停”为等边三角形,求其中一个角的度数? 解: 180°÷3=60° 答:其中一个角的度数为60° (2)我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我的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解:180°-90°-50°=90°-50°=40° 或90°-50°=40° 答:另一个锐角是40° 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脚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解:180°-70°-70°=4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