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启东市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第 二 单元(课) 第5 课 《故乡》 第1课时 总第 个教案
学习目标 1、巩固小说的常识,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人物情感。 学习重点 巩固小说的常识,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学习难点 理清故事情节,体味人物情感。 教具学具 小黑板 预习
作业 一、初读课文
1.掌握生字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复习小说的常识。
二、再读课文
(1)围绕主要事件给课文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
(2)选择文中人物和环境各一处,进行赏析。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预习
交流 一、导入新课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在游子心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字眼,是魂牵梦绕的家园。还记得鲁迅笔下的故乡吗?结合以前学过的课文感受他对家乡的喜爱、依恋和怀念,这篇小说中对故乡也是这样吗?(不是),自然引出介绍小说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当时辛亥革命虽然过去十余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各地军阀自设关卡,自立税局,自订税额,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生活在这种社会现实中的广大劳动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在饥寒交迫中痛苦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写出了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灾难))写作背景阴晦(huì)?萧索(xiāo)?猹(chá)??jiàng)獾猪(huān)??髀(bì)??愕然(è)?颧骨(quán?gǔ) 嗤笑(chī)瑟缩(sè)?惘然(wǎng)?恣睢(zì?suī)
展示
探究 一、精读探究
1、小说的情节明确:课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顺序。第一部分(从开头至“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写“我”回故乡所见之景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至“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处理搬家事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至结尾),写“我”渐离故乡时的种种感触。 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生回答
互相纠正
生自由回答
学生回答
师生点评
师指导朗读
小组讨论
交流展示
教师总结
检测
反馈 当堂检测题:
见辅导用书 生独立完成
师评讲纠正
统计正确率 课堂评价小结
课后
作业 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的心情。试以“春节的早晨“为话题,展开联想,通过描写自己的所闻、所见的环境,来烘托自己的心情。 教后
反思
启东市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第 二 单元(课) 第5 课 《故乡》 第2课时 总第 个教案
学习目标 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命运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 学习重点 在对比中分析人物性格,揭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走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 学习难点 分析人物命运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 教具学具 小黑板 预习
作业 1、《故乡》的主要人物是哪几个?
2、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三个人的生存状态。
3、列夫·托尔斯泰话语“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本文中三个人虽然不幸是一样的,但他们的不幸又有什么不同?(各选文中一词)
4、给闰土设计个表格,比较20年前后外貌、动作、神态、对我的态度的不同。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预习
交流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分析了小说的情节,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1、《故乡》的主要人物是哪几个?
2、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三个人的生存状态。
3、列夫·托尔斯泰话语“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本文中三个人虽然不幸是一样的,但他们的不幸又有什么不同?(各选文中一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