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小学.doc

发布:2017-08-12约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小学 (计划) 嘉城小( 2010 )1 号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围绕《2006—2011年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传承“启良·明强”百年校训,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营造绿色和谐氛围,全力迎接和参与世博会,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绿色教育。 二、重点工作 (一)生命教育·综合实验 中期汇报活动:结合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现场展示会、嘉定区“点亮心灯”系列活动,举行《培植师生心中的绿洲》主题活动,邀请市、区领导专家及兄弟学校现场指导。(2010年4月中旬) 子课题研究:以落实“两纲”教育为主线,推进“生命教育”为抓手,开展显性、隐性课程的研究。结合市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融入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成果推广、《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工作,形成生命教育课程化、育人课堂化、活动序列化、实践社会化的全方位研究格局。 (二)有效德育·温馨教室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契机,深化两纲教育,以“有效德育·温馨教室”创建活动为载体,营造绿色、和谐的育人氛围。继续开展各项专题教育和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温馨教室活动主题:“我的教室·我的家” 常规:教室物质环境 重点:班级人际关系 载体:现场观摩、活动征文、网上展示 策略: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五”策略,即一种理念、二个主体、三项原则、四条策略、五 大环境。 (三)绿色课堂·质量管理 高质量开展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试点学校工作,修订编辑语文学科(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身)等重点课程的生命教育课堂融合方案,聘请市教科院吴增强指导。 重点开展以“绿色课堂·创新土壤”为主题的创新教育研究,创建具有下列特征的课堂: (1)温馨、和谐的课堂 (2)民主、开放的课堂 (3)合作、互动的课堂 (4)质疑、多思的课堂 (5)学做合一的课堂 (6)潜能无限的课堂。 以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形成一套具有创新意识的办学理念 构建一组具有创新元素的制度机制 打造一个具有创新人格的教师团队 拥有一批具有创新氛围的绿色课堂 培养一支具有创新才智的晨晓之星 具体策略:(1)理念的更新:绿色、自然、和谐、创新、发展 (2)行为的跟进:完善《绿色课堂教学评价表》,突显课堂创新元素。从“发 言”入手,关注师生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活跃课堂创新机制。 (3)评价的多元:每周“晨晓之星”评选中,重点关注学生的课内学习、课 外活动、社会公益等表现,将“明日之星”“明日希望之星”“科技小 能手”列入评选范围。 (4)逐年的推进:分年度逐步推进,责任到人,重点突破。 规范课堂教学管理(行政听课日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狠抓教学“五环节”研究,开展“晨晓绿色作业设计”研究,编印“晨晓绿色作业”校本作业系列。 开展“绿色质量行动”教学质量调研活动,确保合格率达到98%以上。进一步开展减负增效研究,丰富绿色教育内涵,使德智体美全面质量提升。做好市小语会挂牌、区《数学思想方法》成果推广会工作。 (四)体卫科艺·齐头探索 抓好体卫艺科工作,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全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加强羽毛球布点项目的训练,积极组队参加区、市比赛。保持全国红十字模范校成果,争创“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借助上海音乐学院、青少年活动中心师资,建好三团一队,打造拳头项目(民族舞、二胡、萨克斯等),创品牌艺术团队。开展“晨晓学生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创体艺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体育、艺术教师跨学科教研,确定学期目标;推广体育舞蹈(集体舞、拉丁舞)。 区级羽毛球布点项目实施:聘请国家羽毛球队队员张雷为专职教练,在一至五年级中组建羽毛球队,每周进行训练。举办市级体育与健身现场展示(2010年下半年) 继续加强竹刻培训和辅导:采用“普及”+“辅导”的方式,运用校本教材《竹光溢彩》,请专职教师与竹刻专家共同指导。 (五)专业发展·绿色成长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自我发展提纲》,推进校本课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打造一支研究型的教师团队。 启动名师培养工程 (1)采用专家引领、名师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等形式,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2)举行教学沙龙活动,关注骨干教师在思想、业务、协作等方面健康发展。 (3)采用骨干教师教学展示、专题论坛、送教、带教等形式,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学历(本科)、普通话达到专业化要求,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