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塞露诱导排尿在骨科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观察.doc

发布:2018-01-27约1.6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开塞露诱导排尿在骨科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曹志梅 陈晓红 李德兰(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 湖北宜昌 443300) 【中图分类号】R6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8-0155-01 【摘要】 骨科患者常常由于病情的限制,必须卧床排尿,但总是有一些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从而引起尿潴留。处理方法常采用诱导排尿,如下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调整体位和姿势等,但部分病人无效,需采取导尿的方法解除尿潴留。近年来,我们采用开塞露肛注排便而诱导排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开塞露  尿潴留  骨科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5月~2010年5月,观察120例住院患者因不习惯床上排尿引起尿潴留,排除器质性原因。男84例,女36例,年龄18~70岁。均为外伤后病人,其中胫腓骨骨折31例,股骨粗隆骨折11例,股骨干骨折19例,股骨颈骨折12例,髌骨骨折21例,腰椎骨折16例,骨盆骨折7例,颈椎骨折3例。 1.2 方法 对120例患者先给予下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调整体位和姿势等方法,24例有效。96例无效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者仍给予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方法,20分钟内不能排尿者再重复一次,能排尿者为有效,不能排尿者为无效;观察组给予开塞露2支(40ml),20分钟内不能排尿者再给予开塞露2支(40ml),能排尿者为有效,不能排尿者为无效。经两种方法诱导均无效者,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两次有效例数,总有效数和无效数及相应比例。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hi;sup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排尿效果观察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第一次有效 第二次有效 总有效 无效 观察组 48 33(69%) 12(25%) 45(94%) 3(6%) 对照组 48 12(25%) 6(13%) 18(38%) 30(62%) P值 P<0.01 3 讨论 3.1 临床上骨科患者因不习惯床上排尿所致尿潴留较常见,是由于大脑皮层和交感神经产生抑制排尿的冲动,使膀胱内外括约肌收缩导致排尿困难,病人有便意但不能自行排尿,非常痛苦,烦躁不安,膀胱极度膨胀可成为无张力膀胱,下腹膨隆,若不及时处理,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以前常采用下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但效果不佳,并有造成膀胱破裂的可能。导尿虽然迅速有效,但有发生尿道损伤、泌尿系感染的危险,且易增加病人的痛苦及医疗费用。 3.2 开塞露是一种常用的通便药,又是一种轻度的刺激性泻药,其药液进入直肠后,一方面由于高渗刺激直肠增加肠蠕动,引起排便、排尿[1]。另外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排便的同时,也引起膀胱逼尿肌强有力的收缩,括约肌松弛,辅以膈肌及腹直肌的收缩,通过一系列的反射,使腹内压增高,引起排尿[2]。 3.3 实践证明,用开塞露治疗卧床患者因不习惯床上排尿引起尿潴留的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疗效可靠,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同时还能解除便秘和肠胀气;不仅避免导尿给病人造成的痛苦,而且可以避免尿道损伤及泌尿系感染,同时也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6-277. [2] 王朋波,毕建乐.开塞露治疗糖尿病神经性膀胱致尿潴4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3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