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塞露纳肛治疗产后尿潴留.doc

发布:2018-01-29约2.0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开塞露纳肛治疗产后尿潴留 张娟娟 (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 观察开塞露纳肛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选择阴道分娩产妇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给予开塞露纳肛,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的诱导排尿法,如腹部热敷、按摩下腹部及会阴部、水声诱导、熏蒸外阴等。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痊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6、4、0 例,对照组则为24、8、8 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塞露纳肛治疗产后尿潴留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 无痛苦,无毒副作用, 既简单又实惠,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开塞露 纳肛 产后尿潴留临床表现常有滞产及手术产史,产褥期间小便点滴而下或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下腹部膨隆,膀胱充盈有触痛而尿常规无异常[1]。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影响子宫收缩,可至产后出血,容易导致产后泌尿系感染,增加了产妇的痛苦。我科对产后尿潴留的产妇给予开塞露纳肛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效果,并与传统的诱导排尿法作临床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产妇80例,年龄21~34岁,均为经阴道分娩后发生尿潴留的初产妇,所有病例经检查排除产后泌尿系感染及小便生成障碍所致尿少或无尿及其他器质性病变所致小便不通[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年龄、胎方位、总产程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操作者洗手后至病人床旁,根据气候关闭门窗,遮挡病人,向病人讲明灌肠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其配合。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将开塞露顶端剪开,挤出少许药液将其前端润滑,然后从肛门插入直肠,动作轻柔避免误伤直肠,将开塞露注入肛内40-60ml,如出现便意,嘱患者大口呼气放松。控制15-20min,让产妇入厕坐于座便器上,在排大便同时,可以顺利地排出小便。对照组:行传统的诱导排尿法,如腹部热敷、按摩下腹部及会阴部、水声诱导、熏蒸外阴等。 1.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1-3次后,排尿通畅,B超检查膀胱基本无残余尿液,1个月内未复发;有效:治疗1-3次后,排尿情况改善,但欠通畅,症状减轻,B超检查膀胱仍有较多残余尿液;无效:治疗3次后仍不能自行正常排尿,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总有效=痊愈+有效。观察组采用开塞露纳肛治疗后,痊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6、4、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法后,痊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4、8、8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比较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校正chi;2=6.806,P<0.01。 3 讨论 产后尿潴留属于功能性尿储留,是因神经功能障碍或逼尿肌无力所致的一种产后及手术后常见并发症[2]。引起产后尿潴留的因素很多,总结起来如下:产程过长,分娩过程中胎先露的压迫或多次阴道检查引起膀胱、尿道及周围组织损伤、充血、水肿,至排尿乏力;产前或产程中应用大剂量的解痉镇静药,如硫酸镁、莨菪类药物等,降低膀胱肌张力和收缩功能,使排尿反应减弱,致尿潴留;产妇伤口疼痛或担心伤口感染,惧怕排尿,致使膀胱过度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反射性抑制,使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产后腹压下降,膀胱壁上的牵张感受器功能受到抑制,敏感性降低,无力排尿,造成尿潴留;手术后长时间留置导尿管,膀胱长时间处于空虚状态,而失去收缩功能,而引起排尿困难。开塞露属于甘油制剂,是一种轻度的刺激性泻药。开塞露直接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通过兴奋盆神经,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外括约肌松弛,腹直肌及膈肌强烈收缩,使腹内压及膀胱内压增高,因此,排便伴有排尿[3]。大部分产妇使用一次开塞露便可成功,轻松解决产后尿潴留的烦恼,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既简单又实惠,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文锋,何清湖.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 03:921 [2]崔本华.开塞露灌肛治疗产后尿储留的观察[J].求医问药,2011,9(8):220 [3]莫丽霞.新斯的明和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J].中国误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