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方法专题数学思想在等腰三角形中的运用要点.ppt

发布:2016-10-04约小于1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十三章 轴对称 方法专题 数学思想在等腰三角形中的运用  方法一 分类思想 【例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50°,求△ABC的三个内角度数. 【方法总结】分类讨论思想是对数学对象进行分类寻找解题答案的一种思维方法,正确把握此思想必须遵循两条规则:(1)每一次分类要按照统一标准进行;(2)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 变式练习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为多少度? 变式练习1 当顶角的外角是110°时,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70°,55°,55°;当底角的外角是110°时,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70°,70°,40°,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70°,55°,55°或70°,70°,40° 变式练习3 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求∠B的度数. 变式练习3 ①当∠A为锐角时,∵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锐角为50°,∴∠A=40°,∴∠B=(180°-∠A)÷2=70°;②当∠A为钝角时,∵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锐角为50°,∴∠1=40°,∴∠BAC=140°,∴∠B=∠C=(180°-140°)÷2=20°,综上所述,∠B的度数为70°或20° 变式练习4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和15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方法二 方程思想 【例2】如图所示,点D在AC上,点E在AB上,且AB=AC,BC=BD,AD=DE=BE,求∠A的度数. 【方法总结】运用方程思想解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内外角之间的等量关系是列代数式的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列方程常用的等量关系. 变式练习6 如图,△ABC中,AB=BC=AC=12 cm,现有两点M,N分别从点A,点B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已知点M的速度为1 cm/s,点N的速度为2 cm/s.当点N第一次到达B点时,M,N同时停止运动. (1)点M,N运动几秒后,M,N两点重合? (2)点M,N运动几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 (3)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能否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MN?如存在,请求出此时M,N运动的时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