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班区域活动内容与方法——小老虎宝宝来做客_0.doc

发布:2016-12-25约2.09万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班区域活动内容与方法——小老虎宝宝来做客 活动目标:1、能主动参与区域活动,并掌握进区域的规则。2、熟悉各个区域的活动内容与方法。3、增进幼儿间的互相交流交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活动准备:1、 阅读区域:小书吧 2、 社会区域:阳光餐点吧;我爱我家。 3、 建构区域:小小建筑师 4、 数学益智区域:瞧瞧我真棒 5、 陶泥区域:好玩的泥宝宝 6、 美术区域:跳动的色彩 7、 音乐区域:音乐Do、Rui、Mi 活动过程: 1、与小老虎宝宝互相问好,介绍班上的区域及区域材料。 ——交代进入区域的要求及规则。 ——重点介绍社会区域的玩法及规则。如:阳光餐点吧,客人来了怎么迎接顾客?顾客点餐后老板和服务员应该做些等等,确定各角色的任务。 2、幼儿选择喜欢的区域进入活动,教师作好引导、观察。 ——重点区域观察: 1) 好玩的泥宝宝:幼儿能否掌握印花的技能,并运用印花的技能进行泥塑不同的造型。 2) 阳光参点吧:幼儿是否能按角色的要求进行游戏,使用礼貌用语进行相互对话。 ——小书吧:观察幼儿对看图书是否有兴趣,知道简单的看书方法。 音乐Do、Rui、Mi:观察孩子能都对音乐感兴趣,喜欢唱歌并用乐器简单打击乐器。 数学区:观察幼儿是否能投放相对应的图形;是否能按点投放吸管;是否能一一对应等等 益智区:观察幼儿能否用勺子给小动物喂食,给图形宝宝扣扣子。 小小建筑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合作搭建大型建筑物。 我爱我家:观察幼儿能否按角色进行游戏,游戏间是否能进行礼貌对话。 3、整理活动区,适当讲评。 ——是否都能在音乐停止前回到座位上等待老师。 ——小朋友的区域牌是否都送回来了。 ——各区域的操作物品是否都摆放整齐了,如果没有请幼儿摆放整齐。 ——给遵守区域规则的小朋友给予表扬。 教研员点评: 双新教师周慧执教的区域活动《小老虎宝宝来做客》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教育活动,其中蕴涵的教育理念鲜活,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策略极具出彩,令人不禁啧啧称叹。其中亮点之处非常值得广大教师学习。 亮点一:小中做大,合理安排和设置各区域。 只要走进小四班,你就会被这个极具亲切感,处处洋溢着浓浓儿童情趣的环境所吸引,让人好不浏连往返,对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同样是极具吸引力。教师能精心设计,为幼儿创设丰富而有准备的环境。环境的亮处还体现在区域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两方面。活动室比较玲珑小巧,却能小中做大,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来设置摆放区域,而且还是8个区域,一切却显得那么错落有致,井井有条,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彰显了教师的聪明才智。投放的材料丰富适宜、新颖有趣,在投放上能注重层次性,满足了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 亮点二:目标到位,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需要。 目标到位不仅体现在目标定位十分精准还体现在目标落实精彩。首先,对于刚进园才几个月的幼儿要开展好区域活动是十分不容易的,他们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尽快掌握好进区域的规则,搞好常规教育。因此周老师抓住了幼儿当前的发展需求,将目前活动目标定位在“能主动参与区域活动,并掌握进区域的规则”真是恰到好处。而且教师在活动的每个环节的实施上能紧扣目标抓落实,无论是进区前的交代和要求,还是活动中指导,包括活动后的评价,都处处渗透着将规则意识的培养和行为的巩固贯穿始终。 亮点三:教师善于利用环境的暗示作用,实现了两个有利。 利用环境的暗示作用,一方面,对幼儿的操作具有形象化的提示作用,另一方面则让幼儿在探索中去主动获得操作方法和有益经验。如:各活动区的入口处贴有小脚印,提示着幼儿活动区只能容纳和小脚印数量同等的人数,当几个小脚印全都放上鞋的时候,就说明该活动区已经满员,请你待会儿再来。美术区的操作台上面贴有糖果和花的制作方法的图示步骤;瓷泥角墙面上贴有团圆、压扁、搓条、印花图文并茂的技能提示;建构区墙饰提供了各种搭建好的城堡模型图纸;图书角的每本图书封面上贴有各种几何图形,这种开放的,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的教学环境为幼儿主动获取方法,建构经验铺设了一条有效扶梯。 亮点四:“客人”角色呈现,为区域活动增色不少。 区域活动对幼儿来说就是“过家家”,而“过家家”有小客人的到来将会让“过家家”更富趣味性。可爱的小老虎来小四班做客,从它的出现到最后活动结束,一切都显得自然生动、情节饱满、有始有终,而不仅仅是走过场。“客人”角色的加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非常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也更有利于激发他们为招待客人小老虎而制作各种物品的积极性。 亮点五:活动后的评价出色有效。 教师的评价真是可圈可点。其有针对性的递进式的提问帮助幼儿拓展了知识经验,如:教师在展示幼儿的作品时,没有在让幼儿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