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P-31第卷
1.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细胞一定均含有叶绿体
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全过程一定在线粒体中
⑥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⑦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A.有两个正确 B.有一个正确 C.有三个正确 D.全都不对
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I、II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2n-1)(m -a)/2
D.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l-2
3. 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n代表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下列有关该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分裂
B.不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C.可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中
D.在细胞分裂中不会出现着丝粒分裂
4.生物体内基因控制性状的流程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①I过程需要DNA单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能源物质为其直接供能
②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③若图示表示细菌遗传信息传递的完整过程,还应该有DNA和mRNA的自我复制
④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I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
⑤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I、Ⅱ、Ⅲ过程后才表现出来所致
A.④⑤B.②⑤C.①④ D.①⑤
A.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达尔文是从种群的层面科学系统的解释了生物的进化原因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D.共同进化是物种多样性形成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重要条件
6.人被蜜蜂蜇伤后被蜇伤口周围立即形成肿包对肿包形成的解释正确的是
A.蜜蜂蜇针刺破皮肤后,造成机械损伤
B.蜜蜂蜇针刺入时,带入病菌,伤口感染
C.蜜蜂蜇针将毒液注入皮肤血管,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滞了血液流通
D.蜜蜂蜇针注入的毒液可以改变伤口周围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血浆蛋白渗出,使伤口周围组织液增多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的肺功能造成很大危害
C.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
D.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大气污染物,这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5.6 L O2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NA
B.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 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C.已知3BrF3+5H2O===HBrO3+Br2+9HF+O2↑ 如果有5 mol H2O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则由水还原的BrF3分子数目为3NA
D.142 g Na2SO4和Na2HPO4固体混合物中,阴阳离子总数为3NA
9.高铁酸钠(Na)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是比Cl、O、ClO、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水处理剂。工业制高铁酸钠的方法有如下两种:湿法制备的主要离子反应为2Fe(OH)+3ClO-+4OH-+3Cl-+5H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2FeSO4+6Na+2Na+2Na+O。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铁酸钠中铁显+6价
湿法中FeO是氧化产物
干法中每生成1 mol Na转移4 mol电子
可氧化水中的H、NH生成的Fe(OH)胶体还能吸附悬浮杂质
10.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工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