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谋求政治大国的日本课件.ppt

发布:2017-03-12约1.8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谋求政治大国的日本 第八章 谋求政治大国的日本 一、战后经济奇迹的创造和 冷战后日本经济的衰退 二、日本政治的右倾化 三、日本对华关系 一、战后经济奇迹的创造和 冷战后日本经济的衰退 (一)战后日本经济奇迹及其表现 (二)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衰退 (三)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前景 (一)战后日本经济奇迹及表现 1946—1955年为战后恢复阶段 1956—1973年为高速发展阶段 1973—1990年为中低速增长阶段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 0.5 2.5 4.7 0.8 4.8 1990 2.1 5.3 3.3 2.5 4.7 1989 3.3 2.2 2.5 4.0 4.5 84-88 1.0 2.3 2.0 2.3 4.3 73-84 英国 法国 西德 美国 日本 年份 1973--1990年经济发展速度比较(%) 73-90年经济眼展速度比较 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表现 科技立国战略 教育立国战略 贸易立国战略 1、国民生产总值大国 2、“金融大国” 3、“贸易大国” 4、“科技强国” 5、头号“资本输出大国” 6、“债权大国” 7、头号“对外经援大国” (二)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衰退 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年份 91 92 93 94 95 96 增长 2.9 0.4 0.5 0.6 2.4 3.5 年份 97 98 99 00 01 02 增长 -0.7 -1.9 0.6 0.9 -1.8 0.6 通缩状况非常严重 国内需求回升乏力 不良债权有增无减 财政状况持续恶化 股市和地价持续下跌 难以摆脱的高失业率 日本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 (四)日本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 泡 沫 经 济 国内原因:泡沫经济的破灭、经济政策的失误和国内政局动荡等 外部原因:日元升值、国际竞争激烈和出口增长缓慢等。 根本原因:日本传统经济体制不适应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三)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前景 1、日本经济已处于夕阳西下的态势 2、日本经济将东山再起,处于旭日东升的态势 3、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二、日本政治的右倾化 (一)政治右倾化的根源 (二)政治右倾化的表现 (一)政治右倾化的根源 1、国际根源 2、政治根源 3、经济根源 4、历史根源 5、思想根源 6、社会根源 (二)政治右倾化的表现 首先,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历史,抹杀日军在侵略战争中的罪行。 其次,右翼组织和右翼势力不断膨胀,政府和右翼组织一唱一和。 第三,政党趋向保守化和右倾化,左翼政党失去了传统的左翼色彩。 《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中的反动观点 1、大东亚战争是解放战争和自卫战争 2、东京审判是胜利者的复仇仪式 3、日本不能和法西斯德国相提并论 4、对华战争是为了维护日本正当权益 5、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出来的 6、慰安妇不是强征,也非日本所独有 7、反省和谢罪是思想犯罪和自虐史观 8、日本没违反国际法,最讲人道主义 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修改宪法问题、否定南京大屠杀问题、东史郎案件问题等,都是历史问题的反映。 历史教科书问题,历来是反映日本政治色彩的晴雨表 靖国神社,历来是日本右翼势力代表人物粉墨登场的舞台 修宪和护宪是日本左右翼的分水岭,其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否定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一贯图谋 三、日本对华关系 (一)日中关系的演变过程 (二)日中关系的现状 (三)日中关系发展的前景 (一)日中关系的演变过程 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两国关系处于敌对时期 1972年以来,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的时期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迫使日本必须改变对华政策。 2、从战略全局上看日本要维护自己的安全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也需要借助中国的力量。 日本改善对华关系的原因 * 谋求政治大国的日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