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日本谋求入常阻碍因素分析.doc

发布:2018-09-09约4.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日本谋求入常阻碍因素分析   摘要日本从冷战时期萌生了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会的意愿,20世纪80年代开始更是积极开展联合国外交,在90年代和本世纪初冲刺终究未能如愿。归根到底在于安理会改革迟迟难以确定,其成员国的态度也未必完全有利于日本,联合国成员国在关键时刻是否会支持日本仍难以肯定。当然,日本成为安理会理事国的前景难以准确预测,但必然跟当今世界形势变化,亚太国家态度以及日本自身准备好履行常任理事国的责任相联系。   关键词日本外交安理会常任理事会阻碍因素   中图分类号:D313文献标识码:A      联合国外交一直是日本外交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日本经济力量的逐渐强大,其政治追求也随之提高,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就成为了日本外交中的重大问题。   众所周知,日本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愿萌生于冷战时期,但由于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联合国的改革等是日本充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可逾越的先决条件。同时,以东西方冷战对峙为基本特征的两极世界格局也使日本在国际舞台上难以充分展露头脚,日本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调门并不高,也未正式提出申请。然而,在冷战结束以后日本不仅正式地提出了充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申请,而且大大地加强了谋求的力度:从舆论宣传到实际运做,从积累“实绩”到争取选票,无所不用其极,摆出了志在必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架势。以2004年第59届联大为契机,日本为实现常任理事国之梦,又发起了新一轮冲击波。会前8月,日本外务省设立了“联合国对策本部”并积极向联合国及安南秘书长反映日本关于联合国改革的建议;会上9月,小泉首相亲自出马代表日本政府再次明确表示了日本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愿望;会后12月,日本外务副大臣逢泽一郎邀请对日本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示理解的国家驻联合国代表,在联合国总部召开讨论安理会改革的会议,呼吁支持安南秘书长提交给联大的“名人小组”的联合国改革方案。冷战结束以后,日本政府为谋求常任理事国席位前所未有的紧锣密鼓、大动干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就像打开“潘多拉盒子”,而讨论哪个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就会像“捅了马蜂窝”。日本原本乐观地认为三至五年就可以实现这一愿望。但历时十年竟未能如愿以偿。日本至今未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安理会改革迟迟难以确定      首先是难以确定安理会扩大的规模。这涉及安理会扩大的原则和担任常任理事国的条件。美国等西方国家首先提出可先解决日、德进入安理会的快速解决方案;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主张改变目前安理会成员中西方发达国家占多数席位的局面,要求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席位,同时增加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但各方仍然在安理会扩大到多少席位上难以取得一致。目前安理会扩大方案有20-21国方案、24国方案、25国方案、26国方案以及在常任理事国席位难以取得一致意见时可先增加非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方案,因为由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巴基斯坦、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组成的“咖啡俱乐部”坚决阻止扩大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而发展中国家又要求大幅度增加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其次是在由哪些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上各国意见不一。据认为,目前有十个左右国家具有竞争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条件。但各方案中均主张增加五个,于是如何分配这五个席位便成为问题。从现在看,日本和德国由于经济实力强,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乏反对的国家,意大利坚决反对德国成为常任理事国,朝鲜则反对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按照地区分配原则,亚、非、拉各有一个发展中国家进入安理会。但具体哪个国家进入存在很大的争议。此外,英法对于德国成为常任理事国的态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加拿大和韩国是否也会参与争当常任理事国的角逐,都难以预料。而且,随着安理会改革的方向日益明确,申请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多。曾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明师康说:“问题拖得越久,纠纷就越多”。   最后就是否决权问题。联合国成员国普遍认为,为制止安理会成员国滥用权力,要缩小和限制使用否决权。对安理会扩大后的新常任理事国不拥有否决权,因此如果新常任理事国的对抗意识增强,则在安理会内就难以达成妥协,影响安理会的效率和作用。这就使否决权问题同最后究竟选出哪个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也有关系,这需要在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国家之间和与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间进行必要而困难的调整。      2 安理会成员国的态度也未必完全有利于日本      安理会改革意味着安理会的权利结构发生变化,现在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无疑不希望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受到损害。美国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是想借以巩固美日同盟,并使日本更多地承担联合国的费用,以减轻自己的压力,但它也担心日本日益增长的独立倾向,未来在安理会内日美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